[发明专利]基于数据表轮换的不间断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5502.9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8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森;陈林;华锦芝;杨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F1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方世栋,卢江 |
地址: | 2001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表 轮换 不间断 数据处理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基于数据表轮换的不间断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以及不同领域的业务种类的日益丰富,不间断数据处理(例如金融领域中的交易处理服务器)装置及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有的不间断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通常使用一个数据表存取数据.然而,其存在如下问题:随着数据处理装置的长期运行以及数据量的不断增大,将导致数据库读写性能的不断降低以及系统资源消耗的不断增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不间断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通常采用清理历史信息的方式。然而,由于使用一个数据表,故一般只能使用删除特定时间前的数据的方式执行清理操作。这种形式的清理操作会导致在数据存储器中留下大量的数据碎片,并且随着数据碎片的不断增多,数据存取操作对系统资源的消耗仍会持续增大。
因此,存在如下需求:提供能够消除数据碎片对数据处理性能的影响并可以保持稳定的资源消耗的不间断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能够消除数据碎片对数据处理性能的影响并可以保持稳定的资源消耗的不间断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数据表轮换的不间断数据处理装置,所述基于数据表轮换的不间断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所述配置模块定时基于用户的配置指令修改配置表,其中,所述配置表包括数据处理日期字段、当前正式任务数据表编号字段和切换状态字段;
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基于所述配置表使用两个正式任务数据表中的一个而实时地处理来自外部系统的数据处理任务;
备份清理模块,所述备份清理模块基于所述配置表并通过至少一个备份历史数据表而周期性地执行数据备份和清理操作;
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存储所述配置表、所述两个正式任务数据表和所述至少一个备份历史数据表。
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备份历史数据表包括多个备份历史数据表(示例性地,所述至少一个备份历史数据表包括4个备份历史数据表,并且第一个备份历史数据表用于第一、五和九月的历史数据,第二个备份历史数据表用于第二、六和十月的历史数据,第三个备份历史数据表用于第三、七和十一月的历史数据以及第四个备份历史数据表用于第四、八和十二月的历史数据)。
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配置表中的数据处理日期字段的值指示当前的数据处理实际日期,所述配置表中的当前正式任务数据表编号字段的值指示当前周期应使用的正式任务数据表的编号,所述配置表中的切换状态字段的值指示切换状态。
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优选地,当定时基于用户的配置指令修改配置表时,所述配置模块将所述配置表中的切换状态字段的值设置为“切换中”。
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以如下方式执行数据处理任务:从所述配置表获取当前周期应使用的正式任务数据表的编号和切换状态,并将所述当前周期应使用的正式任务数据表的编号指示的正式任务数据表作为当前周期使用的新的正式任务数据表;如果切换状态为“非切换中”,则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直接针对所述新的正式任务数据表执行所述数据处理任务,其中,所述数据处理任务包括搜索、更新和/或插入操作;如果切换状态为“切换中”,则根据数据处理任务的类型以如下方式执行数据处理任务:如果数据处理任务是插入操作,则直接针对所述新的正式任务数据表执行所述插入操作,而如果数据处理任务是搜索或更新操作,则分别在新的正式任务数据表和旧的正式任务数据表中执行该搜索或更新操作;如果数据处理任务是针对备份历史数据表的操作,则根据历史数据处理日期确定对应的备份历史数据表,并直接针对所述对应的备份历史数据表执行所述数据处理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55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