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PRACH所接收数据中的前导码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4736.1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1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陆涛;赵昆;李剑飞;杨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0 | 代理人: | 罗朋,周建华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prach 接收 数据 中的 前导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PRACH所接收数据中的前导码的技术。
背景技术
当前,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接收设备通常基于滑动检测窗口来检测前导码(preamble)时域脉冲响应的功率以实现前导码的检测,当检测窗口滑动时,PRACH接收设备需要计算检测窗口内的数据时域脉冲响应的功率并将其与每一采样点的阈值进行比较,即便所接收的数据中没有前导码,此将消耗更多的计算资源且前导码检测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PRACH所接收数据中的前导码的方法与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PRACH所接收数据中的前导码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基于ZC根序列确定通过PRACH所接收数据信息中的待检测前导码序列;
b检测所述待检测前导码序列在所对应的检测窗中是否存在脉冲峰值满足第一阈值;
c当存在所述脉冲峰值满足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所述脉冲峰值在所述待检测前导码序列中所对应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数据信息中所包含的前导码的起始位置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PRACH所接收数据中的前导码的检测设备,其中,该检测设备包括:
序列确定装置,用于基于ZC根序列确定通过PRACH所接收数据信息中的待检测前导码序列;
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待检测前导码序列在所对应的检测窗中是否存在脉冲峰值满足第一阈值;
位置确定装置,用于当存在所述脉冲峰值满足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所述脉冲峰值在所述待检测前导码序列中所对应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数据信息中所包含的前导码的起始位置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PRACH接收设备,其中,该PRACH接收设备包括前述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用于检测PRACH所接收数据中的前导码的检测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个方面,还提了一种基站,其中,该基站包括前述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用于检测PRACH所接收数据中的前导码的检测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检测待检测前导码序列在所对应的检测窗中是否存在脉冲峰值满足第一阈值,当存在所述脉冲峰值满足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所述脉冲峰值在所述待检测前导码序列中所对应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数据信息中所包含的前导码的起始位置信息,实现了PRACH所接收数据中的前导码的快速检测,当检测窗沿待检测前导码序列所对应的时域脉冲响应滑动时,只需将检测窗内的脉冲峰值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即可判断PRACH所接收数据中是否包含有前导码,无需在每一采样点均进行判断,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提高了前导码的检测效率。进一步地,当存在所述脉冲峰值满足所述第一阈值时,本发明还可检测所述待检测前导码序列在所对应的检测窗中是否存在数据满足所述第二阈值,当存在所述数据满足所述第二阈值时,根据所述初始脉宽,确定超过所述第一阈值的第一数据的第一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作为所述数据信息中所包含的前导码的起始位置信息,从而,通过采用双阈值的检测方法,更进一步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提高了前导码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用于检测PRACH所接收数据中的前导码的设备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用于检测PRACH所接收数据中的前导码的3GPP LTE系统中接收format 4的前导码的接收过程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检测PRACH所接收数据中的前导码的设备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用于检测PRACH所接收数据中的前导码的方法流程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检测PRACH所接收数据中的前导码的方法流程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47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