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头戴式耳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84554.4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1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裕隆;陈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德国际研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静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戴式 耳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戴式耳机装置,且特别是一种显示模块可以选择性地重叠于支架的头戴式耳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通信传输技术的成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已经与智能型手持装置越来越密不可分,举例来说,越来越多乘客在搭乘大众运输时,会通过智能型手持装置来达到学习、娱乐或是与他人通话的目的。
虽然智能型手持装置已日趋轻薄,但并不是所有场合皆适合拿出智能型手持装置进行操作或是与他人通话,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遂研发出了蓝牙耳机以及多功能头戴式显示器,以达到免持的功效。
然而,当使用者在结束与他人通话或是欲暂停智能型手持装置的操作时,往往会因为麦克风或是显示屏幕还位于嘴边或是眼前,使得使用者在处理身边事务时,会因为麦克风或是显示屏幕的遮蔽了部分视线,而将蓝牙耳机或是多功能头戴式显示器拆除,等到欲进行智能型手持装置的操作时,再配戴上蓝牙耳机或是多功能头戴式显示器,造成了实际使用上的不便。
并且为了增加使用智能型手持装置的方便性,更有设计师MikeEnayah设计了可将iPhone手机置于空壳体中的装置,其设计了耳机侧边连接有一可转动的空壳,此空壳可置于使用者的眼前。当使用者欲使用时,可将iPhone手机置于空壳之中,以观察iPhone手机画面透出空壳的图像,再通过耳机听取语音。然而,由其设计中可以得知,此装置特别设计了一条可固定于使用者后脑的头带,以克服因iPhone手机本身重量,而使耳机产生前倾的不适问题。然而,此项设计仍有体积过大及使用不便(需戴着头带)的问题,故需发展出能让使用者更能便利使用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头戴式耳机装置,此头戴式耳机装置中的显示模块由于枢接于耳机模块,使得显示模块可以相对于支架进行转动。藉此,在不需要使用显示模块时,可以将显示模块重叠于支架,而在需要使用显示模块时,可以将显示模块转动至适当的操作位置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装置,此头戴式耳机装置用于与电子装置进行信号传输,且此头戴式耳机装置包括支架、耳机模块以及显示模块。耳机模块设置于支架的至少其中的一端,而显示模块枢接于耳机模块,以使显示模块可以相对于支架进行转动。其中,显示模块与支架之间的相对转动可以使显示模块选择性地重叠于支架。
于本发明一示范实施例中,头戴式耳机装置还包括有一个麦克风,此麦克风枢接于耳机模块,以使麦克风可以相对于支架转动,且当显示模块相对于支架转动时,将带动麦克风的转动。
于本发明一示范实施例中,当显示模块相对于该支架转动时,将带动麦克风的转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装置,此头戴式耳机装置中的显示模块与麦克风通过枢接于耳机模块的设计,使得显示模块与麦克风可以同时地相对于支架转动或是各自独立地相对于支架转动。藉此,当使用者不需要使用显示模块与麦克风时,可以将显示模块与麦克风重叠于支架,而在需要使用显示模块与麦克风时,可以将显示模块与麦克风时转动至适当的操作位置上,大大增加了实际使用上的灵活性。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头戴式耳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B示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模块于重叠于支架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A示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头戴式耳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B示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模块于重叠于支架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A示出依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头戴式耳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B示出依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显示模块于重叠于支架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4示出依据本发明的头戴式耳机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1’、1”:头戴式耳机装置
10:支架
100:支架主体
102、104:连接端部
106、106’:容置槽
11:耳机模块
110、112:转动件
12:显示模块
13:传输模块
14:麦克风
15a:按键
15b:输入接口
16:控制模块
17:储能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德国际研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德国际研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45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产生线性pH梯度的缓冲液试剂盒和方法
- 下一篇:山区沟谷回填隧道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