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汽车多媒体终端的车载诊断设备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4382.0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1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均;宾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汽车 多媒体 终端 车载 诊断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基于汽车多媒体终端的车载诊断设备及方法。
背量技术
目前各类乘用车辆中均安装有各类多媒体信息设备,如汽车音响系统、车辆导航系统、倒车雷达系统等,这些汽车多媒体设备均包括有声音和可视屏幕,且同时具有强大的数据及信息处理功能,但其使用功能仅限于本身的单一模块的单一功能,存在利用率较低的问题。而目前的汽车都是由汽车电脑(ECU)控制工作的,如果汽车的电控系统(包含有汽车电脑、执行单元、传感器等)出现故障,电控系统的控制电脑就会存储故障记忆,而这些故障记忆等信息则对应的需要通过诊断设备才能读出,驾驶人员无法直接凭肉眼等简单工具获取这些故障反馈信息。
对于驾驶人员而言,如果能够在驾驶前获取汽车本身的故障信息,则可以有效保证汽车驾驶的安全,但是目前的汽车诊断设备大多由于体积较大等因素,未能普及到个人应用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汽车多媒体终端的车载诊断设备及方法,以实现在驾驶汽车之前,对汽车故障进行诊断,并对应通过汽车多媒体终端对用户进行反馈,以达到减少安全隐患,增加车辆安全,确保驾驶和乘坐人员的人身安全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汽车多媒体终端的车载诊断设备,包括:
诊断通讯模块,与电子控制单元连接,用于访问电子控制单元,并读取电子控制单元的汽车故障信息;
诊断分析处理模块,与诊断通讯模块连接,用于对汽车故障记忆信息进行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
优选地,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用于对汽车进行故障扫描,获取汽车故障信息。
优选地,该设备还包括有一诊断座连接器,所述诊断通讯模块通过该诊断座连接器与电子控制单元的车辆标准诊断接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诊断座连接器固定安装在在汽车诊断座上,且与车辆标准诊断接口连接。
优选地,该设备还包括有一与诊断分析处理模块连接的汽车多媒体终端,所述汽车多媒体终端用于获取诊断分析处理模块输出的分析结果,并进行提示。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汽车多媒体终端的车载诊断方法,包括:
S1、建立诊断通讯模块与电子控制单元之间的连接,读取电子控制单元中的汽车故障信息,并发送给诊断分析处理模块;
S2、诊断分析处理模块对汽车故障信息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对应发送给汽车多媒体终端,进行提示。
优选地,S1之前包括:
电子控制单元对汽车进行故障扫描,获取汽车故障信息,并进行存储。
优选地,S1包括:
诊断通讯模块通过诊断座连接器固定安装在在汽车诊断座上,且与车辆标准诊断接口连接。
优选地,S2包括:
诊断分析处理模块对汽车故障信息进行分析,如果分析结果显示异常,则对应发送给汽车多媒体终端,通过汽车多媒体终端进行异常报警提示。
优选地,S2包括:
诊断分析处理模块对汽车故障信息进行分析,如果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则对应发送给汽车多媒体终端,通过汽车多媒体终端进行正常提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汽车多媒体终端的车载诊断设备及方法,在驾驶汽车之前,将诊断座连接器固定安装在在汽车诊断座上,通过诊断通讯模块读取汽车ECU中的故障信息,并由诊断分析处理模块对汽车故障信息进行分析,对应在汽车多媒体终端上进行提示。本发明在驾驶汽车之前,对汽车故障进行诊断,并对应通过汽车多媒体终端对用户进行反馈,从而达到减少安全隐患,增加车辆安全,确保驾驶和乘坐人员的人身安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框图。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汽车多媒体终端的车载诊断设备,主要用于解决目前汽车故障需要通过专用诊断设备才能读出,驾驶人员无法直接凭肉眼等简单工具获取这些故障反馈信息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43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