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扁平函件到位、防过紧的压力感知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3862.5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0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邓思诚;王家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H7/00 | 分类号: | B65H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刘朵朵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扁平 函件 到位 压力 感知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扁平函件分拣装置上的设施,具体来讲,是一种扁平函件到位、防过紧的压力感知模块,属于物流分拣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扁平函件10在传送带12及推板的带动下向传送带12的末端移动,直至与传送方向上的函件摩擦分离皮带轮接触,压紧,函件摩擦分离皮带轮开始旋转,皮带与函件10的摩擦力带动函件10进入函件输送轨道。现有的扁平函件分拣输送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推板或传送带12移动不到位,以至于函件与皮带接触的正压力不足,从而摩擦力不足,从而第一封函件无法顺利被皮带带入轨道,造成设备停滞。
2、推板将函件10压的太紧,以至于函件摩擦分离皮带轮与带不动函件,函件无法进入轨道。
3、推板将函件10压得太紧,以至于两份或更多函件被函件摩擦分离皮带轮同时带进轨道,造成后续无法分别对函件进行扫描,从而造成分拣失败。
4、设备无法适应多种厚度的摩擦分离皮带轮的皮带,从而通用性差。
5、函件靠近输送方向的后侧与远离输送方向的前侧的贴紧程度相同,函件头部难以贴近皮带从而率先进入输送轨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扁平函件到位、防过紧的压力感知模块,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装配固定在下方支撑平台上,右侧与扁平函件分拣装置的传送带12的末端连接,后侧与扁平函件分拣装置的函件摩擦分离皮带轮13相连;所述底板1上设有到位感知装置,所述到位感知装置包括测位曲杆,所述测位曲杆2与所述底板1通过第一转轴11铰接,所述测位曲杆2的曲面内侧与所述函件摩擦分离皮带轮13对应,所述测位曲杆2的头部位于所述传送带12末端的后侧,所述测位曲杆2尾部设有弹性拉力装置,所述弹性拉力装置与第一接近传感器4连接,所述测位曲杆2的头部受到所述传送带12上的函件10的推力后,所述测位曲杆2绕第一转轴11旋转,带动所述弹性拉力装置变形,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4将变形到位信号传递给所述分拣装置的控制系统;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防过紧装置,所述防过紧装置包括导向挡板7,所述导向挡板7与第一扭簧连接,右侧与所述传送带12末端对应,所述导向挡板7受到所述函件10的推力,带动所述第一扭簧变形,并通过第二接近传感器9将变形过紧信号传递给所述分拣输送装置的控制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压紧挡板6,所述压紧挡板6设于所述导向挡板7的前侧,并与所述函件10的前侧相对应,所述压紧挡板6与第二扭簧连接,所述压紧挡板6受到所述函件10的推力带动所述第二扭簧变形,多封函件10的前侧被压紧,后侧略微散开。
更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挡板6、导向挡板7的右侧还分别设有导向轮18。
进一步的,还包括皮带测厚支杆3,所述皮带测厚支杆3的中部通过第二转轴17与所述底板1铰接,所述第二转轴17处还设有第三扭簧15,所述第三扭簧15使得所述皮带测厚支杆3头部通过支杆上轴承16与皮带14紧密接触,所述弹性拉力装置为拉簧5,所述拉簧5连接所述皮带测厚支杆3的尾部与所述测位曲杆2的尾部,根据不同厚度的皮带14,所述皮带测厚支杆3绕所述第二转轴17旋转,同步调整测位曲杆2的头部相对传送带12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9通过延长臂8与所述导向挡板7连接。
本发明为扁平函件分拣装置提供了将函件到位、防过紧二者结合的压力感知模块,通过设置测位曲杆2和导向挡板7,再使用两个接近传感器分别来判断二者的移动,从而既能使得函件到位,又能防止函件被推板压的过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函件到位率大大提高,大大提高了分拣效率和准确率;
2)大大减少了函件被推板压的过紧而无法进入轨道的现象;
3)极大减少了两份或多份函件被同时带进轨道从而无法对其进行扫面分拣的现象。
4)通过皮带测厚支杆的调节,使得设备可以适应多种厚度不同的皮带,提高了设备的通用性。
5)通过压紧挡板将多份函件前端压紧,后端自然微微分开,更容易依次被函件摩擦分离皮带轮带入既定轨道。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扁平函件分拣装置的上件部分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加载本发明压力感知模块的扁平函件分拣装置上件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压力感知模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未经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38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