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力轮转动盘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3828.8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7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公法;孔建益;蒋国璋;赵颢云;谢良喜;赵亚平;李拯;徐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7/00 | 分类号: | F03B7/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胡山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力 轮转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力轮转动盘。
背景技术
水轮转盘是利用水流的自身重力带动其旋转,并通过转轴输出动力,输出的动力可以用于发电,或作为其它设备的动力源。现有的水轮转盘为水槽式结构,转盘内设置若干固定式水槽,这种结构的缺点是,转盘运转时,水槽倾斜,水槽中的水会自动流出,这样水重力产生的能源利用率就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新颖、工作效率高的水力轮转动盘。
本发明的水力轮转动盘,包括支架、转盘、转轴,转盘通过转轴安装在支架上,转盘由转轴、支撑架、环形槽及吊篮构成,环形槽通过支撑架与转轴固接,环形槽由环形侧板和环形底板围成,吊篮的两端通过支撑轴、轴承固定在环形侧板上,环形槽的环形底板上设有均匀排列的凸块,凸块的一个面为平面,另一个面为弧形面,吊篮设置在凸块与凸块之间的环形槽内,每个凸块处的环形侧板内侧安装有隔条;转盘的下方设置拦截桩,拦截桩使运行至底部的吊篮翻转,将吊篮中的水倒出。
本发明的水力轮转动盘工作原理是:水源之水从上方流至转盘环形槽内的吊篮中,在水重力作用下,转盘旋转。当吊篮转至离开水流时,水流落入环形槽中,并顺着环形底板上的凸块再次流入到已转至低位的吊篮中,紧接着下一个吊篮进入水流处,如此循环。隔条的作用是防止水流沿环形侧板流掉,凸块的平面能使水流通畅,凸块上弧形面的作用是使吊篮在做圆周运动时,尽量使其与环形底板保持较少的间隙,避免水流白白流掉。当吊篮转至最低位时,吊篮与转盘下方的拦截桩接触,产生翻转,并将水倒出。
本发明的水力轮转动盘,利用水的重力,使转盘稳定的匀速旋转,其旋转产生的能量可用于发电或作为其它设备的动力源,由于采用环形槽及吊篮结构,使得水资源被充分利用,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具有结构紧凑、设计新颖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部件吊蓝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部件拦截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水力轮转动盘,包括支架1、转盘、转轴2,转盘通过转轴2安装在支架1上,转盘由转轴2、支撑架4、环形槽3及吊篮8构成,环形槽3通过支撑架4与转轴2固接,环形槽3由环形侧板11和环形底板12围成,吊篮8的两端通过支撑轴5、轴承固定在环形侧板11上,环形槽3的环形底板12上设有均匀排列的凸块,凸块的一个面为平面13,另一个面为弧形面14,吊篮8设置在凸块与凸块之间的环形槽3内,每个凸块处的环形侧板11内侧安装有隔条10;转盘的下方设置拦截桩9,滑动轮15通过销轴装在拦截桩9上端,吊篮8内设有滑轮座7,滑轮6通过销轴安装在滑轮座7上,吊篮8运行至底部时,拦截桩9上的滑动轮15先与吊篮8内的滑轮6接触,吊篮8翻转,同时滑动轮15沿吊篮8内面,滑轮6沿拦截桩9弧面运动,吊篮8慢慢翻转,将吊篮8中的水全部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38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