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及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2418.1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2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汪美贞;郑昕;王珏华;许俊杰;王硕;何虹蓁;闵航;沈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水处理 序批式 活性污泥 反应器 处理 工艺 | ||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包括反应器主体(1),反应器主体(1)内设有与空气泵(3)相连的曝气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主体(1)上设有进样口(11)和排水口(12),反应器主体(1)底部设有排泥口(13);所述曝气装置(2)包括设在反应器主体(1)底部的曝气头(22);所述反应器主体(1)的内壁粗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主体(1)为圆柱型,反应器主体(1)的高度与内径比为8∶1-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口(11)设于反应器主体(1)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12)设于反应器主体(1)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12)的数量为2-7个,排水口(12)从反应器主体(1)底部起自下而上设置在反应器主体(1)的侧壁上,最上面的排水口(12)离反应器主体(1)顶端的距离为反应器主体(1)高度的16-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口(13)为直径0.8-1.0cm的圆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主体(1)的内壁上设有若干颗粒状凸起,或者设有粗糙纹状,或者挂设有尼龙网。
8.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处理污水的工艺,包括:将活性污泥、污水、污染物降解菌种子液和信号分子制剂混合,加入反应器主体(1)中;开启曝气装置(2)对混合液进行曝气处理,停气后进行沉淀处理,使泥水分离;处理后的污水达标排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为烟草废水,污染物降解菌种子液为节杆菌(Acinetobacter sp.)TW种子液,信号分子制剂由浓度为8-16mmol/L的N-3氧代-己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溶液和浓度为4-8mmol/L的N-己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溶液按体积比2∶1-1∶2混合而成;曝气处理时间为18-48h,沉淀处理时间为5-15min;
其中,节杆菌TW的保藏号为CGMCC No.7.47。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为有机氟废水,污染物降解菌种子液为节杆菌(Acinetobacter sp.)TW种子液,信号分子制剂由浓度为8-16mmol/L的N-3氧代-己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溶液和浓度为4-8mmol/L的N-己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溶液按体积比2∶1-1∶2混合而成;曝气处理时间为24-72h,沉淀处理时间为5-15min;
其中,节杆菌TW的保藏号为CGMCC No.7.4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24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营养液洗气制冷增氧循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灌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