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1493.6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4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晋军;黄岚;何云;陈剑飞;宋明宝;于世勇;赵刚;张波;高旭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61P9/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心律失常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技术的改进,具体指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属于心脏病治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常见原因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它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心律失常可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导致致命的恶性心律失常,危及生命。
目前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已有50种以上,常按药物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作用来分类(Vaugham Williams法)。1.第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又称膜抑制剂。有膜稳定作用,能阻滞钠通道。抑制0相去极化速率,并延缓复极过程。又根据其作用特点分为三组。Ⅰa组对0相去极化与复极过程抑制均强。Ⅰb组对0相去极化及复极的抑制作用均弱;Ⅰc组明显抑制0相去极化,对复极的抑制作用较弱。2.第二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即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其间接作用为β-受体阻断作用,而直接作用系细胞膜效应。具有与第一类药物相似的作用机理。这类药物有: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心得平,心得舒,心得静。3.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系指延长动作电位间期药物,可能系通过肾上腺素能效应而起作用。具有延长动作电位间期和有效不应期的作用。其药物有:溴苄铵、乙胺碘呋酮。4.第四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系钙通道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断钙离子内流而对慢反应心肌电活动超抑制作用。其药物有:异搏定、硫氮艹卓酮、心可定等。5.第五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即洋地黄类药物,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主要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而起作用的。其代表药物有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地高辛等。除以上五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外,还有司巴丁、卡泊酸、门冬氨酸钾镁、阿马灵、安地唑啉、常咯啉、醋丁酰心安、心得宁等。
目前大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物为化学合成药物,毒副作用大,尤其是针对房性心律失常,如房早、房速、房扑、房颤等临床疗效不确切。防治心律失常的中药成分来源的药物稀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好且毒副作用小的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先由乙醇对甘松药材进行提取,得到甘松乙醇提取物,再将甘松乙醇提取物制备为需要的药物剂型即可。
乙醇提取方法为,
1)取甘松药材粉碎后加8-12倍量浓度95%以上的乙醇,在室温下浸泡12-24小时并过夜,过滤并收集滤液;
2)过滤物再按步骤1)的方法冷浸提取两次,分别收集滤液;
3)所有滤液混合在一起并经减压浓缩即获得粉末状的甘松乙醇提取物。
本药品能针对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尤其是对房性心律失常,房早、房速、房扑、房颤等有显著疗效,且毒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不同药物对人心房肌细胞Ik1的作用示意图。
图2-不同药物对人心房肌细胞ICa-L的作用示意图。
图3-各组心房肌细胞内荧光光密度图。
图4-房颤组和房颤+本药物组心房肌细胞IK1的变化示意图。
图5-房颤组和房颤+本药物组心房肌细胞Ito的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先由乙醇对甘松药材进行提取,得到甘松乙醇提取物,再将甘松乙醇提取物制备为需要的药物剂型即可。
乙醇提取方法为,
1)取甘松药材粉碎后加8-12倍量(优选10倍量)浓度95%以上的乙醇,在室温下浸泡12-24小时并过夜,过滤并收集滤液;
2)过滤物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冷浸提取两次,分别收集滤液;
3)所有滤液混合在一起并经减压浓缩即获得粉末状的甘松乙醇提取物。
本药物使用方法:如果为片剂,则口服;每次40mg;每天三次;30天为一个疗程。也可以加工为注射制剂或口服水剂,用法用量参照片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14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