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力坝溢流面抗冲结构的改进方法及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1277.1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3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熊忠明;金城;刘小龙;丁志;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坝 溢流 面抗冲 结构 改进 方法 | ||
1.一种重力坝溢流面抗冲结构的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C2840硅粉混凝土结构替代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溢流面(1),所述溢流面(1)表面坡比为1:0.6~1:0.9,在C2840硅粉混凝土溢流面(1)和坝主体的大体积混凝土(3)之间水平布置连接钢筋(2)。
2.一种重力坝溢流面抗冲结构,包括重力坝主体,该重力坝主体由坝主体(3)、挑流鼻坎(4)、堰顶(5)和溢流面(1)组成,坝主体(3)是C9015~C9020碾压混凝土结构,挑流鼻坎(4)和堰顶(5)是C30常态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面(1)为C2840硅粉混凝土结构,所述溢流面(1)的表面坡比为1:0.6~1:0.9,在所述溢流面(1)与坝主体(3)的分界线上水平布置连接钢筋(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坝溢流面抗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面(1)的厚度为2~3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坝溢流面抗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2)以所述溢流面(1)和坝主体(3)的分界线为中心等分布置,水平间距为50cm,竖向排距为1500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力坝溢流面抗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2)直径d=22mm~25mm,长度L=40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12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