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脉管炎坐骨神经痛脊椎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81053.0 申请日: 2012-11-23
公开(公告)号: CN102920969A 公开(公告)日: 2013-02-13
发明(设计)人: 张生辉;吴洪 申请(专利权)人: 张生辉
主分类号: A61K36/9062 分类号: A61K36/9062;A61P9/00;A61P29/00
代理公司: 岳阳市大正专利事务所 43103 代理人: 龚正初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脉管炎 坐骨神经痛 脊椎 中药 复方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以多种中药材为主要有效组分制备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以当归、肉桂、芍药、 细辛、木通、葛根、炙甘草、吴茱萸、香附、良姜、鸡血藤、牛膝 、川断和大枣14种中药材为主要有效组分制成的巴布膏剂和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疾病又称B.gerger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多有重度嗜烟历史。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及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该病主要侵犯肢体,尤其是下肢的中、小动脉及其伴行的静脉和皮肤浅静脉,受累血管呈现血管壁全层的非化脓性炎症,管腔内有血栓形成,管腔呈现进行性狭窄以至完全闭塞,引起肢体缺血而产生疼痛,严重者肢端可发生不易愈合的溃疡及坏疽。可能导致永久性功能障碍或肢体丢失,甚至死亡。

目前,我国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主要采用中医中药理论和方法进行治疗。我国古代医学将脉管炎归于“脱疽”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关于本病记载。传统中医治疗此症以外治敷贴黑膏药之法最为有效。 

其中最具代表性者当属传统名方“脉管生肌膏”,该方凝聚了我国古代名医的智慧,针对脉管炎疾病之症型进行配伍,基本上可修复炎症,体现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理念。但是该方的副作用大,不易携带,且药味具有很强的刺激性,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此类药膏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少。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的疼痛,即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的疼痛。若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会出现患侧下肢肌肉萎缩,或出现跛行。坐骨神经痛又属于腰腿痛的范畴,有部分是由腰椎突出压迫坐骨神经所致。坐骨神经痛的起病病因有很多,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常在用力、弯腰或剧烈活动等诱因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腘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我国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主要采用手术和药物治疗,手术风险大,事故多;药物尤其是西药治疗,不能治本,仅能治标,复发的概率很高,所以,这两种方法都不能根本上治愈。

我国传统中医认为:坐骨神经痛是因为“腰腿冷痛,上下走窜,屈伸不便,遇阴雨寒冷气候加重,或伴下肢肿胀;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沉。有腰部内挫伤史,腰腿刺痛,痛处拒按,按之刺痛放散,夜间痛甚,不能俯仰,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滞涩。”中医同时认为,如果以中药材“温经散寒,搜风定痛;柔筋缓急止痛,温散寒邪,利水渗湿;益气,以助温通经脉;祛风止痛。”即可从根本上治愈该病。

脊椎炎的症状早期为慢性发炎性下背痛,特点为隐匿性发作、疼痛超过三个月、休息后加重、运动后改善,病人常会有晨间僵硬的情况,甚至在半夜因僵硬疼痛而醒来。通常最早发病的位置是在骶髂关节,疼痛可放射到臀部及大腿后侧,有时可至大腿外侧或前侧,通常不会到达膝盖以下,随着疾病的进展,发炎渐渐向腰椎、胸椎进行,最后可影响颈椎,脊椎的活动范围变差,初期为后弯侧弯受限,晚期时前弯也受限。脊椎炎大致可分为3类:

1.强直性脊柱炎。年轻人发病多,一般不超过三十岁,男性多于女性。 

2.未分化脊柱关节病。没有得到明确诊断的脊柱炎,也就是没有强直性脊柱炎的典型症状。 

3.增生性脊柱炎。多发于老年人,属于代谢性疾病,有竹节样变化。

目前临床上治疗脊椎炎的主要方法为运动疗法和手术治疗。运动疗法时间漫长且效果缓慢不明显;手术疗法的风险高,医疗事故多。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的肾痹、“痿痹”“骨痹”、“督脉病”。病因以“肾虚督空”“感受外邪”“淤血阻滞经络之督脉”为主。 骨痹一名始见于《黄帝内经》,属于“五体痹”之一。《素问-气穴论》曰:“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简单说来是由于寒湿外袭,湿热浸淫,跌打损伤,瘀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或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骨脉失养所致。根据这一理论,使用中药复方制剂,可以从根本上治疗脊椎炎。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传统中医理论和传统中药制法,结合现代中药生产工艺,以多种中药材为主要有效组分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其功能和主治主要为温经散寒,养血通脉,解肌止痛,活血。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坐骨神经痛、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风湿骨痛、冻疮、小儿睾丸鞘膜积液、偏头痛、新生儿硬肿症、疝气等属于血虚、阳气不足、寒侵经脉所致者。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生辉,未经张生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10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