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缆上平台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79908.6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8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沈光;李昊;梁俊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缆上 平台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底电力电缆上平台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海上风电场的大力建设,海底电力电缆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海上风机的基础通常采用桩基,而和风机相连的海底电力电缆基本上都是通过固定在桩上的“J”形管从海底通到风机的底座平台。由于桩基附近很容易形成冲刷坑,经常会把“J”形管的末端冲刷出来,造成该处的海底电缆悬空,然后随着海流的往返运动,电缆会晃动,造成海缆铅护套的疲劳损坏,或者随着悬空段的不断增加,造成海缆张力加大,导致海缆损坏。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J”形管末端的海缆进行保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J”形管末端的海缆由于悬空受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海缆上平台保护装置,该装置采用加长型柔性“J”形管,将“J”形管的末端采用柔性结构延长,延长部分超过可能被冲刷范围,该柔性结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刚性,其弯曲半径必须大于海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其张力也要大于海缆的允许最大张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缆上平台保护装置,包括“J”形管,其特点是:穿过“J”形管的电缆外固套一组铸铁哈夫套管,铸铁哈夫套管的始端与“J”形管的末端牢固连接,且连接处的弯曲半径≥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前、后铸铁哈夫套管之间通过球型铰链连接,最后一节铸铁哈夫套管的末端安装到海底冲刷区外,并冲埋固定。
铸铁哈夫套管内放置抗震橡胶块, 每一节铸铁哈夫套管形成的安装曲线其曲率大于电缆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柔性连接的铸铁哈夫套管,可以讲悬空段的海缆进行保护,悬空段的铸铁哈夫套管利用自身的重量和限位承担了外界的直接外力,电缆在铸铁哈夫套管中通过橡胶块可以大大减少外力对海缆造成的冲击和磨损,因此能很好的保护好海底电缆,避免由于冲刷而造成海缆损坏。相对于采用将“J”形管深埋,或者抛石防冲刷,或者水下打桩架梁固定海底电缆的方法相比,该装置最经济,操作最简便,效果更好,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铸铁哈夫套管结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海缆上平台保护装置,包括“J”形管2,铸铁哈夫套管3等。
穿过“J”形管2的电缆1外,固定套有一组铸铁哈夫套管3,铸铁哈夫套管3的始端与“J”形管2的末端牢固连接,且连接处的弯曲半径≥电缆1的最小弯曲半径;前、后铸铁哈夫套管3之间通过球型铰链连接,最后一节铸铁哈夫套管的末端安装到海底冲刷区4外,并冲埋固定。
铸铁哈夫套管3内放置抗震橡胶块; 每一节铸铁哈夫套管3形成的安装曲线其曲率大于电缆1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
同时,铸铁哈夫套管3的重量外形需要根据海底水流情况进行计算,确保在3节海流条件下,铸铁哈夫套管3在悬空的条件下,依靠自重基本稳定,不产生大的晃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99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蓖麻雌性株的繁殖保持方法
- 下一篇:一种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跨层协议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