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以及充气轮胎的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9413.3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8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阿部正义;手岛敏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D30/60 | 分类号: | B29D30/6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经志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制造 方法 以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以及充气轮胎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轮胎的结构包含多个轮胎用橡胶部件和以帘线为主要材料的多个补强部件,代表性的有内衬橡胶部、胎面橡胶部、胎侧橡胶部、垫带橡胶部等各个部分,分别由与所要求特性相应的橡胶部件形成,这些橡胶部件与胎体层、带束层和胎圈等含有帘线的补强部件组合,构成轮胎。
为了成型构成上述轮胎的橡胶部件,已知有以下方法,即,将由挤出机挤出成带状的未硫化橡胶带材,在成型用鼓等旋转支承体上,沿着轮胎周向使其部分重叠并缠绕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为了缩短在旋转支承体上缠绕橡胶带材的时间,即制造时间,国际公开WO2008/26240中公开了在旋转支承体的径向周围配置两台挤出机,并将由这两台挤出机所挤出的橡胶带材缠绕在旋转支承体上的方法。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方法中,由于将橡胶带材以螺旋状缠绕在旋转支承体上,在成型后的橡胶部件的轮胎宽度方向两端部上产生露出的多余橡胶部分,其结果,需要在缠绕完毕后切除多余的橡胶部分。
另外,橡胶部件的轮胎宽度方向两端部,平行于与轮胎宽度方向垂直的轮胎周向缠绕橡胶带材;其他部分,倾斜于轮胎周向呈螺旋状缠绕橡胶带材,由此,成型后的橡胶部件的轮胎宽度方向两端部上不会产生露出的多余橡胶部分,但是在轮胎宽度方向两端部的附近,由于橡胶带材的重叠量大,橡胶量增多,具有重量平衡变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几点而做出的,其目的为提供一种不会使重量平衡变差,并能够缩短制造时间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以及充气轮胎的制造装置。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其为将由两台挤出机所挤出的未硫化橡胶带材供给至旋转支承体上,同时使所述旋转支承体旋转,在所述旋转支承体上缠绕所述橡胶带材,成型充气轮胎的至少一部分,其特征在于,两台所述挤出机位于绕着所述旋转支承体的旋转轴彼此偏离180°的位置上,并且被配置在所述旋转支承体的旋转轴方向上相同的位置上,所述旋转支承体每旋转180°,使两台所述挤出机和所述旋转支承体向所述旋转支持体的旋转轴方向相对移动。
另外,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制造装置,其具备:挤出未硫化的橡胶带材的两台挤出机、旋转支承体,以及控制两台所述挤出机和所述旋转支承体的控制装置;两台所述挤出机位于绕着所述旋转支承体的旋转轴彼此偏离180°的位置上,并且被配置在所述旋转支承体的旋转方向上相同的位置上;所述控制装置,边由两台所述挤出机将所述橡胶带材供给至所述旋转支承体上,边使所述旋转支承体旋转,所述旋转支承体每旋转180°,使两台所述挤出机和所述旋转支承体向所述旋转支持体的旋转轴方向相对移动,在所述旋转支承体上缠绕所述橡胶带材,成型充气轮胎的至少一部分。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式,可以使所述旋转支承体相对于两台所述挤出机移动。
根据本发明,不会使重量平衡变差,并能够缩短制造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制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充气轮胎的制造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利用图1所示的充气轮胎的制造装置成型的橡胶部件在平
面上展开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制造装置 12A挤出机 12B挤出机
14旋转支承体 18控制装置 22料斗
24螺杆 26筒体 28螺杆驱动装置
30排出口 32驱动装置 33伺服电动机
34直线导轨 35基座 G倾斜区域
K单向 L旋转轴 S1橡胶带材
S2橡胶带材 X旋转轴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制造装置(以下称为制造装置)10,如图1及图2所示,具备两台挤出机12A、12B,旋转支承体14和控制装置18。该制造装置10,通过控制装置18对两台挤出机12A、12B和旋转支承体14进行控制,由两台挤出机12A、12B挤出带状的未硫化橡胶带材S1、S2,将该挤出的橡胶带材S1、S2供给至旋转支承体14上,同时使旋转支承体14绕着旋转轴L旋转,将橡胶带材S1、S2缠绕在旋转支承体14上,成型构成充气轮胎的橡胶部件,如内衬橡胶部、胎面橡胶部、胎侧橡胶部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94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