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高效旋流自洁分离器及应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6945.1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6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别新云;张自平;张营波;张乐义;张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东方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B01D19/00;B01D36/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张国文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高效 分离器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及油田,用于油井生产技术,尤其是多级高效旋流自洁分离器。
背景技术:目前在各个油田油井的生产中,由于原来的分离技术不合理,油气砂分离不彻底,影响产品质量,同时设备易损;有的虽说分离较好,但工序复杂,效率低,费用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防砂与油、气分离于一体的多级高效旋流自洁分离器,它克服了其它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下接头、自洁进液管、多级造斜螺旋柱、长螺旋分离叶片、外筒、上部接头、短螺旋分离叶片、短内管、长内管、聚气罩连接而成,外筒下端与下接头相连,在外筒下端内套着多级造斜螺旋柱,多级造斜螺旋柱的一端套在短螺旋分离叶片一端,自洁进液管位于多级造斜螺旋柱内,自洁进液管的一端在外筒内,自洁进液管的另一端与短外管连接;短螺旋分离叶片在短内管内,短螺旋分离叶片上部有聚气罩,短内管与长内管相连,长内管一端与上部接头连接,长螺旋分离叶片在长内管中间,长内管的上端有聚气罩;上部接头与外筒、长内管连接一起。
本发明的应用方法:第一步,油液从外筒5进油孔流入管内,须向下流动,而此时由于油、气的重量比差异,则气体向上升举,油流向下,内层气体上升;外层油液下流,形成油、气一次初级分离阶段。第二步,此时向下流动的油液在造旋螺旋柱3作用下形成一种涡流形式,旋转向下,在滤网表面流动进入内管,此时砂粒被挡在滤网外,并甩向外筒5内壁而下滑向下沉进入尾管,不易堵塞滤网。第三步,经过初步分离及过滤过的油液进入下部滤砂管,又经过一次滤砂后,再进入碟形螺旋分离管,使油液继续向上,而气体则进入芯管,上升进入聚气罩10,排出内管外,形成内管一级分流。第四步,油液继续向上,再经上级螺旋分离腔分离,油液向上进泵,而气体进入内芯管,进入聚气罩10排出管外,又形成一次内管一级分离。总之,油液经过油气重力分离、螺旋除沙、滤砂、分离再分离,在防砂方面效果显著,在油气分离上效果更是明显。
本发明的意义是:本装置充分利用重力沉降与螺旋离心分离原理,集防砂与油、气分离于一体;防砂效果好;油气分离效率高;可提高泵效80%以上。
附图说明:图1为多级高效旋流自洁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接头 2、自洁进液管 3、多级造斜螺旋柱 4、长螺旋分离叶片 5、外筒 6、上部接头 7、短螺旋分离叶片 8、短内管 9、长内管 10、聚气罩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发明是由下接头1、自洁进液管2、多级造斜螺旋柱3、长螺旋分离叶片4、外筒5、上部接头6、短螺旋分离叶片7、短内管8、长内管9、聚气罩10连接而成,外筒5下端与下接头1相连,在外筒5下端内套着多级造斜螺旋柱3,多级造斜螺旋柱3的一端套在短螺旋分离叶片7一端,自洁进液管2位于多级造斜螺旋柱3内,自洁进液管2的一端在外筒5内,自洁进液管2的另一端与短外管连接。
实施例2、短螺旋分离叶片7在短内管8内,短螺旋分离叶片7上部有聚气罩,短内管8与长内管9相连,长内管9一端与上部接头6连接,长螺旋分离叶片4在长内管9中间,长内管9的上端有聚气罩10。
实施例3、上部接头6与外筒5、长内管9连接一起。
实施例4、本发明的应用方法:第一步,油液从外筒5进油孔流入管内,须向下流动,而此时由于油、气的重量比差异,则气体向上升举,油流向下,内层气体上升;外层油液下流,形成油、气一次初级分离阶段;第二步,此时向下流动的油液在造旋螺旋柱3作用下形成一种涡流形式,旋转向下,在滤网表面流动进入内管,此时砂粒被挡在滤网外,并甩向外筒5内壁而下滑向下沉进入尾管,不易堵塞滤网;第三步,经过初步分离及过滤过的油液进入下部滤砂管,又经过一次滤砂后,再进入碟形螺旋分离管,使油液继续向上,而气体则进入芯管,上升进入聚气罩10,排出内管外,形成内管一级分流;第四步,油液继续向上,再经上级螺旋分离腔分离,油液向上进泵,而气体进入内芯管,进入聚气罩10排出管外,又形成一次内管一级分离;总之,油液经过油气重力分离、螺旋除沙、滤砂、分离再分离,在防砂方面效果显著,在油气分离上效果更是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东方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东方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69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