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室内饲养油桐尺蠖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76761.5 申请日: 2012-11-22
公开(公告)号: CN102919202A 公开(公告)日: 2013-02-13
发明(设计)人: 黄乃秀;廖旺姣;吴耀军;邹东霞;常明山;文盛兰;蒋学建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
代理公司: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代理人: 刘小萍
地址: 530002 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人工 室内 饲养 油桐 尺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油桐尺蠖的室内人工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桉树是南方重要发展的短周期工业用材林树种,全国种植面积368万hm2,分布在17个省区,广东广西260万hm2,约占全国70%,以广西的面积最大,约17.33万hm2。油桐尺蠖(Buzura suppressaria Guenee)属鳞翅目,尺蛾科,又名量步虫、大尺蠖,拱背虫、柴棍虫、量尺虫等,是桉树的主要食叶害虫,在我国的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贵州、四川等地均有分布。在自然状态下,湖南、浙江1年发生2~3代,在广西年可发生3~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以幼虫取食叶片为害,食性杂,繁殖率高,主要危害桉树、油桐、油茶、乌桕、荷木、八角、等几十种林果植物。据近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油桐尺蠖在广西桉树上的为害趋向严重,常有上千亩的林子叶片被啃吃光状如火烧的状况,严重地影响林木的光合作用和材积生长。

由于该虫具有传入性、杂食性、初期隐藏性、暴食性、连片性的特点,因而在防治上,经营者多是采用应急式的化学农药防治措施来进行防治,但化学农药对环境、天敌、害虫抗药性方面易造成负面的影响,可谓利弊同存。因此,在强调无害化、保护环境、提倡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文明的当今,要求找到特异性强的生物防治方法和制剂已是必然。

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BuSuNPV)是从林间自然发病分离得到特异性强的并对该虫幼虫具有较强的侵染力和毒力,它对林间油桐尺蠖种群具有较好的垂直传播的持续控制作用,是一种杀虫效果稳定,使用安全、经济有效、对环境友好的理想生物杀虫剂,应该重视和加以开发利用。

BuSuNPV的制备和生产必须需要大量的油桐尺蠖虫源,而生产病毒用的大量虫源只有在室内饲养才能低成本地安全获得,关于油桐尺蠖人工饲养研究方面,前人曾用茶叶和以茶叶粉、酵母粉为主要材料配成的人工饲料在室内饲养,并获相应的成功,但用来源丰富、加工方便、一年四季均可供应的桉树鲜叶作饲料在普通室内饲养方面没见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用来源丰富且不受季节影响的桉树叶在不需要复杂的环境和设备的室内饲养油桐尺蠖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工室内饲养油桐尺蠖的方法,它的操作方法如下:

1)将油桐尺蠖的卵置于消毒过的养虫笼中;

2)待孵出幼虫后接入消毒过的养虫笼中,并转入消毒过、室温在25~29℃的室内,采用桉树鲜叶饲养;

3)油桐尺蠖幼虫化蛹后进行雌雄蛹配对时,放入供蛹羽化的养虫笼中,于27~29℃的室温下羽化,交配产卵、孵化。

本发明人工室内饲养油桐尺蠖的方法,在进行室内及养虫笼消毒时,均按室内每立方米用37%甲醛10mL和高锰酸钾5g的用量熏蒸,密闭消毒时间20~30分钟,消毒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本发明人工室内饲养油桐尺蠖的方法,所述养虫笼需制成两种规格,一种是用50目的纱网围实笼的四周,另一种是用200目的纱网来围实笼的四周;笼底均用玻璃或胶合板制作,于前面开门;200目的笼主要用于收集和饲养体型较小的刚孵化的一、二龄虫,50目的笼用于饲养3龄后幼虫,以利通风透气、降低湿度和促进幼虫健康生长。

本发明人工室内饲养油桐尺蠖的方法,在用桉树鲜叶饲养前,先将采集的桉树鲜叶用自来水冲洗后凉干,再插入放在养虫笼内并盛有无菌水的广口瓶中;饲养过程根据取食情况,每3~5天更换新鲜叶一次,每二天清扫虫粪和捡拾死亡虫体一次。

本发明人工室内饲养油桐尺蠖的方法,在步骤(3)时,收蛹后将之放置在消毒过并垫有用无菌水湿润的纱布的塑料盒或瓷盆中,并保持垫蛹的纱布湿润和干净,移入放置有桉树鲜叶、饱和水的棉花、纱布、纸条的200目笼中,以让成虫羽化后自由飞翔、补充水分、交配产卵。

本发明的优点是:

1、能利用来源丰富、不受季节影响、不需复杂加工过程的天然饲料(桉树叶)饲养,因而饲养成本低廉。

2、该饲养技术工艺设备简单易行,可适于基层大规模饲养,为生产病毒杀虫剂提供大量虫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方法作进一步描述:

1)制作饲养虫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67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