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风式打孔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5259.2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9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02 | 分类号: | B26F1/02;B26D7/02;B26D7/10;B26D7/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朱瑜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风 打孔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管体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风式打孔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将人体血(静脉)引出体外进行气体交换变成动脉血再回输体内,以辅助手术成功而达到治疗目的血液体外循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如脏器移植手术、呼吸道外科、神经外科、急症抢救等手术,特别是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约50%是在血液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的。腔静脉插管是心脏外科建立体外循环时插入人体静脉血管的专用引流插管,腔静脉插管均是一根直通的管体,在管体头部前端设有一个多孔的接口,靠近前端部的管体上制有多个长圆孔或圆孔。公知技术中静脉插管上的长圆孔加工是通过气缸驱动打孔机在管壁上直接冲出,由于经上述打孔机冲出的孔会在管体外壁形成直角边,即形成非常锐利的孔口,当医务人员将静脉插管插入患者体内时,会损伤患者的其它脏器,这样不仅给医务人员操作带来诸多麻烦,而且还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热风式打孔机,本打孔机通过在将管体冲孔前先进行热风加热再实施打孔,使加工后的孔口呈圆滑状,进而解决了手术插管时锐利孔口损伤患者脏器的难题,提高了腔静脉插管使用安全性能。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热风式打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在底座上一端装有芯棒支撑架和电控箱,另一端通过夹钳支架安装有用于夹紧和固定管件的夹钳组件,所述底座上对应于夹钳组件上方设置打孔机构,位于打孔机构一侧的底座上还装有加热装置。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夹钳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夹钳支撑板,所述夹钳支撑板上装有夹钳和贯穿夹钳的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两端设有用于调整夹钳钳口间隙的调整钮。
所述打孔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杆,在支撑杆上端通过气缸安装板固装有气缸,气缸杆连接L形冲头模具连接板,在冲头模具连接板的水平板上装有用于平衡冲头的平衡直线轴和直线轴承,所述冲头模具连接板的竖板上通过冲头安装套装有冲头套,在冲头套内装有打孔冲头。
所述气缸安装板上还设有退屑机构。
所述退屑机构为一端与气缸安装板固定的钢丝,所述钢丝穿过冲头模具中心并与其呈动配合。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通过直线轴支架安装在底座上的直线轴,所述直线轴上通过直线轴承装有加热器安装板,在加热器安装板上通过加热器安装板直线轴装有加热器和与其连接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另一端与固定在底座上的气缸支架连接。
所述加热器下端通过加热风管连接有加热喷嘴。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通过在对腔静脉插管打孔前对打孔部位先进行热风加热再实施打孔,可使加热后的冲孔表面形成一个下凹的环形孔,且孔口呈圆滑状,避免了传统打孔机在静脉插管管体外壁形成非常锐利的孔口;而且当医务人员将静脉插管插入患者体内时,不会损伤患者的其它脏器,进一步提高了静脉插管使用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胶垫;2、底座;3、芯棒支撑架;4、夹钳支架;5、夹钳调整钮;6、夹钳支撑板;7、调整螺栓;8、夹钳;9、腔静脉管;10、加热喷嘴;11、冲头;12、冲头套;13、冲头安装套;14、退屑钢丝;15、冲头模具连接板;16、支撑杆;17、气缸安装板;18、冲头驱动气缸;19、加热器;20、平衡直线轴;21、平衡直线轴承;22、加热器安装板;23、加热器安装板直线轴;24、加热器驱动气缸;25、加热器直线轴;26、直线轴支架;27、驱动气缸支架;28、电控箱;29、加热器电源线;30、加热器气嘴;31、螺母;32、腔静脉芯棒;33、加热风管;34、芯棒固定架;35、芯棒固定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52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 下一篇: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及接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