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造内置式天线的磁性材料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5234.2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6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潘道良;陈益明;关井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科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45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造 内置 天线 磁性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制造内置式天线的磁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包括,58.2-58.5%的氧化铁、19.2-19.5%的碳酸钡、19.2-19.5%的氧化钴,1.5-3.5%的硅酸盐玻璃、0.02-0.04%的钇和0.01-0.03%的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内置式天线的磁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盐玻璃中按重量百分组成包括,10-15%的氧化硼、3-5%的氧化锂,3-5%的氧化钾或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3-5%的氧化钡。
3.制造内置式天线的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按照58.2-58.5%的氧化铁、19.2-19.5%的碳酸钡、19.2-19.5%的氧化钴组成放入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1350±30℃,待完全熔化后向其中加入按组成计算的0.02-0.04%的钇和0.01-0.03%的钍继续保温2-4小时,然后快速降温得到箔片状铁氧体;
再将1.5-3.5%的硅酸盐玻璃同铁氧体一起压碎成粉末并充分混合并加入粘结剂;
在500-700MPa压力下按需要压制成毛坯,并在450-500℃下预烧3-5小时以去除粘结剂;然后再1000-1100℃下煅烧2-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内置式天线的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钇和钍是以钇铁合金和钍铁合金的方式加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内置式天线的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降温速度保持在1.2-1.5℃/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内置式天线的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碎成粉末采用的是行星式磨机研磨2-4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内置式天线的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粉末重量比为5-10%加入粘结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科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科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52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