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抑郁的颗粒剂及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2780.0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0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郝智慧;张会梅;付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康地恩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2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抑郁 颗粒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的制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抑郁症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抑郁症(depression)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是一种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神经精神疾病。 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日益增多趋势,不仅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与工作,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尽管西药抗抑郁剂应用于临床已近半个世纪,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①起效缓慢,一般抗抑郁剂治疗需在1~2 W方可显效,而由于部分抑郁症患者有自伤甚至自杀的危险,故显效快对部分重症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②不同程度存在着的药物不良反应影响了抗抑郁剂的临床依从性。③对部分难治性抑郁症及青少年抑郁症低效或无效。④部分抗抑郁剂不能缓解全部抑郁症状,导致病情容易复发,往往需要长期反复用药,随之因不良反应的出现而不得不更换药物或提前撤药,形成恶性循环。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经数千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显示出其疗效肯定,起效快,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较好等优势。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更是有着广阔的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从根本上制的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颗粒剂,从而提供一种疗效好且副作用小易于为广大患者接受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颗粒剂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药:浮小麦20-60g,丹参20-60g,甘草20-60g,大枣10-30枚(去核)。辅料:蔗糖,糊精适量。
上述颗粒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以上配比的药材,加水煎煮两次,滤过,滤液浓缩,浓缩后加其两倍量的乙醇拌匀、沉淀后取得上清液;回收乙醇后浓缩得浸膏,加糊精、蔗糖混匀、制粒即得。
按照上述方法制造出来的颗粒剂具有养心安神,补益气血等作用,对治疗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疗效确切。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由主料:浮小麦20g,丹参20g,甘草20g,大枣10枚(去核)。辅料:蔗糖、糊精适量,制成。
上述颗粒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以上配比的药材,加水煎煮两次,滤过,滤液浓缩,浓缩后加其两倍量的乙醇拌匀、沉淀后取得上清液;回收乙醇后浓缩得浸膏,加糊精、蔗糖混匀、制粒即得。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由主料:浮小麦40g,丹参40g,甘草40g,大枣20枚(去核)。辅料:蔗糖、糊精适量,制成。
上述颗粒剂的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由主料:浮小麦60g,丹参60g,甘草60g,大枣30枚(去核)。辅料:蔗糖、糊精适量,制成。
上述颗粒剂的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康地恩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康地恩动物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27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热导率材料
- 下一篇:一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