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灌装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1166.2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6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何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轻工机械二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28 | 分类号: | B67C3/28;B67C3/26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余建国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灌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灌装阀,尤其涉及啤酒等液体饮料的灌装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含气液体等压灌装领域通常采用机械灌装阀,灌装时的动作由位置控制,不能以时间来控制,开阀及关阀都要通过设置在阀顶部的拨叉来开启及关闭,机械式的开启由于结构的局限,运行中都是通过硬性的碰撞,灌装阀门经常碰撞容易磨损,造成闭紧不严。
同时机械式的拨叉开启及关闭阀门的时间比较长,会使灌装进瓶子液位误差大;灌装时的抽真空及卸压都是通过机械凸轮控制,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损坏,满足不了企业高标准的要求。
传统的机械阀都是通进抽真空凸轮机械式作用下,实现抽真空,该方式的抽真空容易失灵,不能保证灌出后啤酒的增氧量。
现有技术的各部件结构设置虽能实现灌装功能,但布局复杂,占用空间大。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生产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饮料灌装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液体灌装阀。
一种液体灌装阀,包括开阀气缸、弹性密封件、阀杆、导流环、阀座、真空气缸、卸压气缸、回气管、对中装置、阀套,所述的开阀气缸通过通气及断气来控制酒阀里阀杆的开关,其特征在于:开阀气缸通过控制阀组里的电磁阀控制。
进一步的改进:真空气缸、卸压气缸,通过抽真空气动接头、卸压气动接头与抽真空卸压腔连接,接头通过阀组里的电磁阀控制开闭。所述的真空气缸及卸压气缸内部装有密封套与弹簧。
进一步的改进:阀杆、密封套设置在储液容器内。
进一步的改进:真空气缸位于阀座内腔中。
进一步的改进:回气管穿过导流环与储液容器连通。
进一步的改进:真空气缸、卸压气缸、抽真空卸压腔均设在阀座里,并与导流环位置平行。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灌装阀控制灵活:可以方便的实现灌装过程的调整和容器的更换;整个灌装过程都是电子气动控制,修改PLC程序就能实现不同的灌装工艺,无需更换部件就能实现二次或三次抽真空操作;
结构更加合理:阀杆、密封套设置在储液容器内。所述回气管穿过导流环与储液容器连通。对中装置通过电机抬升,穿过导流环,真空气缸、卸压气缸、抽真空卸压腔与导流环位置平行,设在阀座里,真空气缸位于阀座内腔中,明显的,该设计在实现完整灌装技术的同时,体积更加小巧、结构紧凑。
传统的机械阀都是通进抽真空凸轮机械式作用下,实现抽真空,该方式的抽真空容易失灵,不能保证灌出后啤酒的增氧量;本发明的抽真空气缸位于阀座内腔中,通过电子气动控制,使真空腔与瓶子连通,实现啤酒灌装前的抽真空功能,可以实现最低的二氧化碳消耗量和最小的增氧量。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 为本发明的真气气缸、卸压气缸布置示意图;
图4 为本发明抽真空气动接头和卸压气动接头剖视图;
图5 为本发明的真气气缸剖视图;
图6 为本发明的卸压气缸剖视图;
图7 为发明的灌装时状态示意图。
图中:1-开阀气缸; 2-阀杆;3-导流环;4-阀座;5-真空气缸;6-卸压气缸;7-回气管;8-对中抬升装置;9-阀套;10-弹性密封件;11-密封套;12-弹簧;13-抽真空卸压腔;14-抽真空气动接头;15-卸压气动接头;a-储酒缸;b-真空室(卸压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6所示。一种液体灌装阀,包括开阀气缸(1)、弹性密封件(10)、阀杆(2)、导流环(3)、阀座(4)、真空气缸(5)、卸压气缸(6)、回气管(7)、对中装置(8)、阀套(9),所述的开阀气缸通过通气及断气来控制酒阀里阀杆(2)的开关,其特征在于:开阀气缸(1),通过控制阀组里的电磁阀控制。
作为发明优选实施例真空气缸位于阀座内腔中。
作为发明优选实施例,通真空气缸(5)、卸压气缸(6)通过抽真空气动接头(14)、卸压气动接头(15)与抽真空卸压腔(13)连接,接头通过阀组里的电磁阀控制开闭。
作为发明优选实施例阀杆(2)、密封套(11)、设置在储液容器内;回气管(7)穿过导流环(3)与储液容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轻工机械二厂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轻工机械二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11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除铝合金工件残余应力的新方法
- 下一篇:一种易拉盖压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