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氧气吸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5344.0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6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兰;邓红艳;郑红艳;李玉兰;覃晓燕;李友琼;谢代琴;刘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20;A61M16/1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氧气 吸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中的氧气吸入装置,特别是一种安全氧气吸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传统的氧气吸入装置在进行氧气吸入或带氧雾化操作过程中,常常由于患者活动后使吸氧管或带氧雾化管路打折或受压,从而导致氧气无法顺利的吸入到患者的呼吸道,以致于氧气湿化瓶内压力急剧上升,临床上频繁出现湿化瓶爆裂伤人的意外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氧气吸入装置,可以避免氧气吸入装置爆裂,同时,在管路打折或受压时,可以马上发出报警声从而提醒护理人员及时处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氧气吸入装置,包括瓶体,瓶体上设有与瓶体密封连接的盖体,横向进气管穿过盖体并通过气压计与竖直进气管连通,竖直进气管伸入到瓶体内接近瓶底的位置,盖体上还设有与瓶体内连通的排气管,排气管下端开口位于靠近盖体的位置,竖直进气管上设有调节旋钮,所述的瓶体上设有减压阀。
所述的减压阀中,壳体与瓶体连通,壳体的下部设有阀座,阀芯活动的安装在壳体内,并与阀座之间形成密封配合,壳体上部通过螺纹与调节螺母连接,调节螺母与阀芯之间设有弹簧。
所述的壳体上部设有蜂鸣孔。
竖直进气管下端开口处设有滤网。
所述的气压计为空心管内设有可滑动的浮标。
所述的瓶体上设有最低和最高水位线标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安全氧气吸入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因本装置设有减压阀,故当患者因为活动使氧气吸入管或带氧雾化管路打折或受压后,氧气吸入装置内氧气压力一旦达到了湿化瓶的所能承受的警戒压力时,减压阀即可自动打开进行泄压,从而避免氧气吸入装置因压力急剧上升超过其承受压力而致爆炸事故的发生,进而避免因氧气吸入装置爆炸所产生的碎片伤及患者、家属及其医护人员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2、本发明泄压时同时可发出蜂鸣样的报警声,可以起到报警作用,可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赶到床边处理报警问题,避免风险的发生。
3、本发明还设计有气体及湿化用水过滤吸附装置,避免杂质吸入到患者呼吸道引起粘膜刺激症状等不适,确保患者安全。
4、瓶体上设计有最低和最高水位线,便于护士操作及观察,一方面防止水位太低湿化不足引起鼻腔粘膜的干燥出血,另一方面防止因水位太高而致湿化水经氧气输出管道进入患者鼻腔引起患者呛咳等不适。
5、本发明与传统氧气吸入装置相比,更具人性化,具有安全、准确、可靠、构造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瓶体1,注射用水2,竖直进气管3,排气管4,调节旋钮5,横向进气管6,气压计7,减压阀8,调节螺母81,弹簧82,壳体83,阀芯84,蜂鸣孔85,滤网9,盖体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一种安全氧气吸入装置,包括瓶体(1),瓶体(1)上设有与瓶体(1)密封连接的盖体(10),横向进气管(6)穿过盖体(10)并通过气压计(7)与竖直进气管(3)连通,如图1中,通常将减压阀设置在瓶体的上部。
竖直进气管(3)伸入到瓶体(1)内接近瓶底的位置,本例中与底部的距离约1cm;,盖体(10)上还设有与瓶体(1)内连通的排气管(4),排气管(4)下端开口位于靠近盖体(10)的位置,竖直进气管(3)上设有调节旋钮(5),氧气流量调节范围为1L/min-15L/min。,所述的瓶体(1)上设有减压阀(8)。瓶体由透明、耐高压的塑料材质制成,各连接部分的通气管道,在流量关闭的状态下,能承受0.5MPa压力;减压阀8在0.17MPa±0.05MPa压力时即能自动放气。
如图2中,所述的减压阀8中,壳体83与瓶体1连通,壳体83的下部设有阀座,阀芯84活动的安装在壳体83内,并与阀座之间形成密封配合,壳体83上部通过螺纹与调节螺母81连接,调节螺母81与阀芯84之间设有弹簧82。通过旋转调节螺母81即可调节调节螺母81与阀芯84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氧气的流量。
优化的方案中,如图2中所示,所述的壳体83上部设有蜂鸣孔。当泄压的气体从蜂鸣孔排出时,即发出蜂鸣音,从而提醒护理人员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未经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53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单可靠的双供电网路切换电路
- 下一篇:柔和去角质按摩膏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