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3103.2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0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史沸涛;刘佳;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镁联科技(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机加工车间,抛光、研磨等工序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以及粉尘,污染工作环境,也对工人身体带来极大的伤害,如果使用现有的一些除尘设备,体积较大,使用成本较高,而且缺乏针对性,除尘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单工作台进行除尘的微小型除尘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除尘装置,包括过滤器、负压机、压滤机以及分别连接过滤器和负压机、过滤器和压滤机的管道,所述的过滤器为一分别设有进气孔、出气孔和排污孔的密封罐,所述密封罐内盛有水,密封罐内设有过滤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防溅板和过滤板,所述的防溅板平行与密封罐底部,防溅板的边缘与密封罐侧壁相固定,所述的过滤板平行与密封罐底部,过滤板的边缘与密封罐侧壁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防溅板高于密封罐内的水位,所述的过滤板与密封罐底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的防溅板与密封罐底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的进气孔和出气孔位于密封罐顶部,所述的排污孔位于密封罐底部。
优选的,所述的管道包括废气进管、空气出管、空气排管和连接管道。
优选的,所述的废气进管依次穿过进气孔、过滤板和防溅板,所述的空气出管通过进气孔连接密封罐和负压机,所述的负压机上设有空气排管,所述的连接管道通过排污孔连接密封罐和压滤机。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管道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罐底部为微尘收集区。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罐侧壁上设有水位观察管。
本发明通过负压机抽气导致密封罐产生负气压,位上抬,使得废气通过废气进管带入密封罐内部,直接进入水中,沉淀到密封罐底部的微尘收集区,从而过滤出基本洁净空气通过防溅板和过滤板的二次过滤,产生更加洁净的空气,过程中可通过压力表检查密封罐内部压力是否平衡,最后洁净的空气通过负压机排入到大气中,常压中通过观察水位观察管,打开连接管道上的阀门,使用高度差的压力排入压滤机收集和干物质排放,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发明结构的除尘装置可以将废气进管的一端对着产生灰尘或废气的设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密封罐、2--微尘收集区、3--防溅板、4--过滤板、5--空气出管、6--废气进管、7--负压机、8--空气排管、9--水位观察管、10--压力表、11--连接管道、12--压滤机、13--阀门、14--水、15--水位、16--进气孔、17--出气孔、18--排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出示了本发明一种除尘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该除尘装置,包括过滤器、负压机7、压滤机12以及分别连接过滤器和负压机7、过滤器和压滤机12的管道,过滤器为一分别设有进气孔16、出气孔17和排污孔18的密封罐1,密封罐1内盛有水14,密封罐1内还设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防溅板3和过滤板4,防溅板3平行与密封罐1底部,防溅板3的边缘与密封罐1侧壁相固定,防溅板3高于密封罐1内的水位,过滤板4平行与密封罐1底部,过滤板4的边缘与密封罐1侧壁相固定,该过滤板4与密封罐底之间的距离大于防溅板3与密封罐底之间的距离,进气孔16和出气孔17位于密封罐1顶部,排污孔18位于密封罐1底部,管道包括废气进管5、空气出管6、空气排管8和连接管道11,废气进管5依次穿过进气孔16、过滤板4和防溅板3,空气出管6通过进气孔17连接密封罐1和负压机7,负压机7上设有空气排管8,连接管道11通过排污孔18连接密封罐1和压滤机12,连接管道11设有阀门13,密封罐1底部为微尘收集区2,密封罐1侧壁上还设有水位观察管9。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发明结构的除尘装置可以将废气进管的一端对着产生灰尘或废气的设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简单、成本低。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镁联科技(芜湖)有限公司,未经镁联科技(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31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