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层的层速度模型的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2223.0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7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章雄;朱亚东;庞崇友;刁永波;李龙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郭鸿禧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层 速度 模型 建模 方法 | ||
1.一种地层的层速度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采集工区的地震数据;
(b)利用地震数据以及工区的钻井井点的数据,产生层速度场;
(c)对层速度场执行反射层析成像法速度迭代处理,从而生成优化的层速度场;
(d)从优化的层速度场提取各个地层的层速度平面图;
(e)利用工区的钻井井点的数据对提取的各个地层的层速度平面图进行校正;
(f)基于校正后的层速度平面图生成层速度场;
(g)当在步骤(e)中的用于进行校正的校正量超出预定范围时,对在步骤(f)生成的层速度场执行步骤(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包括:
(b1)利用地震数据,获取各个地层层位的时间数据;
(b2)根据工区的各个钻井井点处各地层的层速度,建立各地层的层速度平面图;
(b3)利用获取的各个地层层位的时间数据和各地层的层速度平面图,产生层速度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1)包括:
对地震数据进行水平叠加成像处理和叠后时间偏移成像处理,从而得到水平叠加成像数据和叠后时间偏移成像数据;
利用已有的工区地质数据对水平叠加成像数据和叠后时间偏移成像数据进行构造解释,以得到各个地层层位的时间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包括:利用各个地层层位的时间数据从优化的层速度场提取各个地层的层速度平面图。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包括:利用各个钻井井点处各地层的层速度对各个地层的层速度平面图进行校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包括:利用校正后的各个地层的层速度平面图和各个地层层位的时间数据,生成层速度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声波测井数据和垂直地震剖面测井数据中的至少一个以及钻井分层数据来计算各个钻井井点处各地层的层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2)还包括:根据工区的各个钻井井点处各地层的层速度以及已知的工区的地质资料,建立各地层的层速度平面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已知的工区的地质资料包括工区钻井分层数据、地层岩性数据、已有的地层速度研究成果数据、已有的构造成果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还包括:根据地震测线线道号或者坐标,将每个地层层位的时间数据与对应的地层层速度平面图进行匹配,得到每个地层的时间-速度对,将所有地层的时间-速度对进行融合从而得到工区的层速度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包括:对层速度场执行反射层析成像法速度迭代处理,并对执行反射层析成像法速度迭代处理后的层速度场进行重采样和/或平滑处理,从而生成优化的层速度场。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已有的工区地质数据包括钻井数据、测井数据、已有的地质研究成果数据和已有的构造成果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于对各个地层的层速度平面图进行校正的校正量没有都在预定范围内时,确定在步骤(e)中的用于进行校正的校正量超出预定范围,其中,每个地层的层速度平面图对应于一个预定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22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分子改性麻塑合金复合板
- 下一篇:一种海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