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内灌砂浆PVC管用作梁侧模内支撑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8452.5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2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何震华;方思忠;赵华;曾宏强;黄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6 | 分类号: | E04G1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砂浆 pvc 用作 梁侧模内 支撑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梁侧模内支撑施工方法,尤其是指一种预制内灌砂浆PVC管用作梁侧模内支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模板的的制作及安装质量,对于保证砼、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外观平整和几何尺寸的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梁模板是建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座建筑工程都离不开梁模板,梁模板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正确的运用能有效提高建筑整体施工水平,从而进一步保障人们的生活安全和生活质量。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观感效果及工期要求,梁模板的施工成为关键,只有严格控制梁模板的支设、几何尺寸等,才能保证完工的梁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施工过程中,对梁的施工质量控制尤为困难;为了保证浇灌出来的混凝土梁外形美观,质量优良,对于梁模板的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配合参看图1所示,传统梁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龙骨(木楞或钢楞)组成,直接支撑模板的龙骨为次龙骨,即内龙骨90;用以支撑内层龙骨为外龙骨,即外龙骨91组装成梁侧模板时,通过穿梁螺栓92将梁体两侧模板拉结,每个穿梁螺栓92成为外龙骨的支点。但是在施工工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由于梁宽控制不好,胀模,缩颈,钢筋保护层不够等现象,主要的问题都是出在梁侧模上,因此,需要对梁侧模采取相关措施达到控制梁宽,防止梁侧模胀模、缩颈,梁截面形状不规整等情况出现的目的,同时还要保证成本低、使用方便、节约工期,成为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内灌砂浆PVC管用作梁侧模内支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所述梁下搭设支撑架,并搭设该梁的底模板;
2)搭设该梁的一侧模,并绑扎钢筋固定;
3)在该侧模内壁上支设内灌砂浆的PVC管作为内支撑;
4)搭设该梁的另一侧模,并与所述内灌砂浆的PVC管固定;
5)搭设龙骨并加固梁模板,完成安装。
进一步的,制作所述内灌砂浆的PVC管时,砂浆采用M5.0普通砂浆,PVC管采用直径25mm的普通穿线管,采用漏斗将砂浆灌入PVC管,在灌的过程中,敲击PVC管或者采用细钢筋条插入PVC管振捣,使PVC管内的砂浆密实,将气泡排出。
进一步的,将两边的侧模通过对拉螺栓或者夹子顶紧所述内灌砂浆的PVC管,形成一个稳固的体系。
本发明的预制内灌砂浆PVC管用作梁侧模内支撑施工方法,在使用传统的梁模板施工方法的基础上,在梁侧模内壁加一道内灌砂浆的PVC管作为梁侧模的内支撑,将梁侧模顶住,用对拉螺栓等将梁侧模拉紧,使其在施工时不易变形,提高梁模板整体性,提高稳定性,可有效降低梁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保证了梁模板施工中,对于梁宽的控制,使梁模板的支撑体系更为紧密、结实,且使用方便,采用内灌砂浆的PVC管,较于普通混凝土条抗弯折性、强度更高,而且成本低,在模板拆除后,无需将该支撑件取出,可以直接留在混凝土梁内,即不影响外观,也不影响结构的安全,不需要后续的处理工作,减少了后续的处理工作,对于弧形梁、斜梁等同样适用,能有效的控制钢筋混凝土梁的成形及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梁侧模支撑施工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预制内灌砂浆PVC管用作梁侧模内支撑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预制内灌砂浆PVC管用作梁侧模内支撑施工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配合参看图2所示,是本发明预制内灌砂浆PVC管用作梁侧模内支撑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1)在所述梁下搭设支撑架,并搭设该梁的底模板;
2)搭设该梁的一侧模,并绑扎钢筋固定;
3)配合参看图3所示,在该侧模内壁上支设内灌砂浆的PVC管10作为内支撑,将两边的侧模通过对拉螺栓或者夹子顶紧所述内灌砂浆的PVC管10,形成一个稳固的体系。其中,模板的内龙骨为20,外龙骨为21;
4)搭设该梁的另一侧模,并与所述内灌砂浆的PVC管固定;
5)搭设龙骨并加固梁模板,完成安装。
本发明预制内灌砂浆PVC管用作梁侧模内支撑施工方法的操作要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84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