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7653.3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1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樊雄;曹君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海水淡化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C02F9/04;B01D61/08;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海水 淡化 工艺 装置 | ||
1.一种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用多段配置的反渗透膜组将海水分离成浓海水和淡水;
对前一段反渗透膜组产生的浓海水进行加压后使其成为下一段的反渗透膜组的供水,并采用能量回收装置回收最终段反渗透膜组排出的浓海水的压力能;其中:第一段反渗透膜组的反渗透膜的有效面积与其后面的各段的反渗透膜组的反渗透膜总有效面积之比M的范围为大于等于1.3且小于等于3,第N+1段反渗透膜组的操作压力与第1段反渗透膜组的操作压力之比m的范围大于等于0.9且小于等于1.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段反渗透膜组的反渗透膜的有效面积与其后面的各段的反渗透膜组的反渗透膜总有效面积之比M为1.6,第N+1段反渗透膜组的操作压力与第1段反渗透膜组的操作压力之比m的范围为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段反渗透膜组操作压力与最终段的反渗透膜组操作压力均不超过7MP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段反渗透膜组之间的浓海水的加压范围为0.1~0.6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对每一段反渗透膜组产生的浓海水进行防结垢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其特征在于,用多段配置的反渗透膜组将海水分离成浓海水和淡水之前还包括去除海水中的沉淀物、胶体物质、悬浮固体和微生物的预处理操作。
7.一种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器、一段高压泵及多段反渗透膜组,相邻的两段反渗透膜组中,较前段的反渗透膜组的浓海水出口与较后段的反渗透膜组的进口相连通,且两者之间设置有段间增压泵,最终段的反渗透膜组的浓海水出口连接用于将该段产生的浓海水的压力能传递给原海水的能量回收装置,每段反渗透膜组的淡水出口通过管道汇总,其中:第一段反渗透膜组的反渗透膜的有效面积与其后面的各段的反渗透膜组的反渗透膜总有效面积之比M的范围为大于等于1.3且小于等于3,第N+1段反渗透膜组的操作压力与第1段反渗透膜组的操作压力之比m的范围大于等于0.9且小于等于1.0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段反渗透膜组的进水总管相连的阻垢剂投加系统,所述能量回收装置与第一段反渗透膜组的进水口之间的能回管道上的提升泵的提升压力为0.05~0.5MPa。
9.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反渗透膜组的段数为两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为保安过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海水淡化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冶海水淡化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76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