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相感应异步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6905.0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7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乐东;金灵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市东菱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7/16 | 分类号: | H02K17/16;H02K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23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感应 异步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机,特别涉及一种三相感应异步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在各行各业应用十分广泛,电机消耗世界60-70%的发电总量,因此提高电机的效率是整个社会的节能环保问题,目前人们设计了各种高效电机。
例如现有的Y180M-4_18.5kw型高效异步电机,其包括壳体,壳体上固连的定子铁芯和壳体上转动装配的转子铁芯,定子铁芯上开有定子槽,转子铁芯上开有转子槽,其中相应的铁芯及绕组的技术数据有:定子槽的数量为48个,转子槽的数量为44个,定子绕组连接方式为双层叠式绕组,节距1-11,定子铁芯长度为190mm,定子线圈匝数:每槽32匝:线规:两根裸径为1.18mm的导线并绕。上述型号的高效异步电机的国际效率只有91%,而定子直流达35.9A,效率不高,有待改善。
现人们都在电机的制造工艺和选用材料上进行升级,没有从结构上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电机的效率仍需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超高效的三相感应异步电机。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三相感应异步电机,包括机壳,所述的机壳内穿设有转轴,所述的转轴上周向固定有转子,所述的转子外侧套设有与机壳周向固定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由硅钢片叠压而成且转子内嵌接有鼠笼,所述的定子也由硅钢片叠压而成,所述的定子内固定有三相正弦分布绕组。
本三相感应异步电机的转子和定子均由硅钢片叠压而成,且三相正弦分布绕组磁通均匀,磁感应强度强,本三相感应异步电机具有超高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三相感应异步电机中,所述的定子内径和定子外径的比例为0.52-0.58∶1。这样设置能够增加感应强度,减少定子内损,增加起动性能。
在上述的一种三相感应异步电机中,所述的定子具有呈梨形的绕组槽,所述的三相正弦分布绕组缠绕在绕组槽上,所述的三相正弦分布绕组的电流密度为4.5-7A/mm2。这样设置增加了感应强度,减少了定子内损,三相正弦分布绕组磁通均匀,感应强度强。
在上述的一种三相感应异步电机中,所述的定子内径和转子外径之间的气缝间隙为0.6-1.0mm。气缝于此数值内能够减少磁通损耗。
在上述的一种三相感应异步电机中,所述的鼠笼上具有一圈围绕转子的轴线均匀分布的于鼠笼外周面具有开口的卡槽,所述的卡槽内嵌接有开式导条。开式导条的设置减少内损,增加了感应强度。
在上述的一种三相感应异步电机中,所述的开式导条与相邻的开式导条之间具有呈片状的且整体嵌于鼠笼内的封闭导条。封闭导条增加感应面积,提高磁通感应量,减少内损,提高了起动性能。
在上述的一种三相感应异步电机中,所述的鼠笼为铸铜材料制成。铸铜制成的鼠笼能进一步减少内损,提高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三相感应异步电机中,所述的转轴的内端固连有散热风叶。散热风叶随转轴一同转动,能够带走本三相感应异步电机工作时内部产生的热量,保证本三相感应异步电机长时间高效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三相感应异步电机的转子和定子均由硅钢片叠压而成,且三相正弦分布绕组磁通均匀,磁感应强度强,本三相感应异步电机具有超高效率,比国际IEC60034-30标准的IE3效能标准的超高效电机还高出2-6%个效率点,比中国JB/T8680-2008Y2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高出5-17%个效率点,我国电机年需求量用电量为25000MW,效率提高1%,便可节约7300万KWh,因此本三相感应异步电机的节电率好,降低了使用成本,对电力消耗的节约是巨大的,对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是非常有利的,另外本三相感应异步电机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三相感应异步电机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三相感应异步电机另一角度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机壳;2、转轴;3、转子;4、定子;5、三相正弦分布绕组;6、绕组槽;7、卡槽;8、开式导条;9、封闭导条;10、鼠笼;11、散热风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市东菱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温岭市东菱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69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