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造纸助留助滤剂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6796.2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2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蔺宝森;蔺文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纳森絮凝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4/04;C08F2/38;D21H17/44;D21H2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72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 助滤剂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造纸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纸助留助滤剂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造纸助留助滤剂主要用于造纸工艺过程中。目前,我国造纸助留助滤剂进口、国产均有,并且有固体颗粒和乳液状两类产品(乳液型由于运输上的不便而应用很少);进口产品虽然价格较高,但由于产品性能比较稳定,所以在国内市场占有相当的比例;国产产品价格相对较低,但由于工艺的落后与技术支持的不到位,产品应用较少,知名品牌甚少。国产的造纸助留助滤剂主要采用丙烯酰胺和阳离子单体为原料,经光引发感光引发剂催化反应或简单的氧化还原引发凝胶合成,再经造粒→烘干→粉碎→包装的工艺处理,从而得到固体颗粒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但这类产品离子度分布面太宽,分子量较高,产品结构不稳定,在应用过程中出现溶解效果不好、纸浆起块、断纸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造纸助留助滤剂的制造方法,使用本方法可以得到离子度20%-35%之间,分子量200-800万,表观粘度适中的造纸助留助滤剂产品,并且具有溶解性好、纯度高、稳定性高、安全无毒的特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了一种造纸助留助滤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的在丙烯酰胺和阳离子单体混合液中分别加入引发系统A和B,分子链调节系统C和D,在立式反应釜中通氮气驱氧反应生成凝胶,再经分散剂E乳化造粒,中和剂F盐析,离子度20%-35%,分子量200-800万,表观粘度适中的造纸助留助滤剂产品;
所述在混合溶液中加入的引发系统A是偶氮类化学品,该化学品的加入量为混合液重量的0.001-0.002倍;在引发系统B是氧化剂和还原剂,该两种试剂的加入量均为混合液重量的0.000001-0.00005倍;在分子链调节系统C是分子链延长剂,该种试剂的加入量为混合液重量的0.000005-0.00005倍;
所述的在混合溶液中加入的分子链调节系统D是分子链终止剂,该种试剂的加入量为混合液重量的0.000005-0.00001倍;在分子链调节系统E是分子链终止剂,该种试剂的加入量为混合液重量的0.000005-0.00001倍;在造粒工艺过程中加入的中和剂F是还原剂,该种试剂的加入量为混合液重量的0.005-0.01倍;
所述的在混合溶液中加入引发系统A,为V40或V44或V50或V59或V60。
所述的在混合溶液中加入的引发系统B中的氧化剂为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钠或过硫酸氢钾或过硫酸氢钠或过硫酸铵;B中的还原剂为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或焦硫酸钠或硫酸亚铁铵等;
所述的在混合溶液中加入的分子链调节系统C是硫酸钠或硫酸钾或硫酸铵或氯化钠或氯化钾或氯化铵;
所述的在混合溶液中加入的分子链调节系统D是磷酸钠或磷酸氢钠或磷酸二氢钠或次磷酸钠或次亚磷酸钠或尿素;
所述的在造粒工艺过程中加入乳化剂E是斯盘-20或斯盘-80或吐温-60;
所述的在造粒工艺过程中加入的中和剂F是焦硫酸钠或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的采用本方法可以得到离子度20%-35%之间,分子量200-800万,表观粘度适中的造纸助留助滤剂产品,并且具有溶解性好、纯度高、稳定性高、安全无毒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发明进一步理解,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纳森絮凝剂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纳森絮凝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67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性胶带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的三级串联式厌氧好氧低能耗减排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