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三角鲂长途运输成活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6340.6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7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缪凌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23K1/18;A23K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408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三角 长途运输 成活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三角鲂长途运输成活率的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三角鲂(Megalobrama tarminalis)属鲤形目鲤科鲂属,为中下层生活的淡水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疾病少、适应性强等特点,以钱塘江所产三角鲂最负盛名。三角鲂肉味鲜美,蛋白质含量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相对其他鳊鲂鱼类经济效益更好。近年来,随着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的开展,三角鲂的养殖逐渐趋向规模化。然而三角鲂对外界的应激比较强烈,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经常由于应激导致鱼鳞脱落、鳍条脱落、鱼体受伤甚至死亡。长途运输成活率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从而直接影响到三角鲂的推广。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提高三角鲂长途运输成活率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提高三角鲂长途运输成活率的方法。本发明能有效减少三角鲂的应激能力,降低三角鲂在运输过程中受伤的几率和感染细菌的几率,有效提高三角鲂长途运输的成活率。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一种提高三角鲂长途运输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1)前期准备:在三角鲂鱼苗起捞出塘前一个星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进行投喂,并向育苗池全池泼洒维生素C。在出塘前两天,每天进行一次拉网锻炼,使鱼苗高密度聚集一起3-4小时后,以增强鱼的体质,使其能经受高密度操作和运输。在出塘前一天停止喂食饲料,使鱼苗消化道排空,避免运输期间造成肠道损伤和水质污染。
2)运输液配制:先将丁香油、青霉素钠溶液和无水乙醇以体积比10:1:1的比例混合成运输液。
3)打包操作:将运输用氧气袋装上三分之一的水,按十万分之一的体积浓度加入上述运输液,经充分混合之后,将鱼苗捞出,按一定密度带水放进氧气袋里,充氧,将袋口扎紧。
4)运输:将氧气包放入运输装置里,避免阳光直射,温度控制在10-15℃。
为了达到最优效果,应该符合:
前期准备中,三角鲂出塘前饲料中添加的维生素C含量为3-5克每公斤饲料,全池泼洒维生素C的量为1-3克每立方米水体;
运输液配制中所用到的丁香油含量应大于85%,青霉素钠溶液中青霉素钠浓度大于85%,无水乙醇含量大于90%;
打包操作中氧气纯度在90%以上,鱼苗密度在1000尾/升水体。
上述鱼苗规格在2-4厘米。
本发明与传统运输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运用维生素C的抗应激作用,在鱼苗出塘前期很好的提高鱼苗的免疫能力和抗应激能力;
运用了低浓度丁香油对三角鲂鱼苗的镇静作用和青霉素钠的抗菌作用,有效降低运输过程中鱼苗的新陈代谢和应激反应,有效防止运输过程中鱼苗的受伤和感染。
本发明能有效提高三角鲂长途运输的成活率,且操作简单易学,设备简单来源方便,成本低,可有效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提高三角鲂长途运输成活率的方法,采用以下操作步骤 :
前期准备:在2厘米长度的三角鲂鱼苗起捞出塘前一个星期,用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3克维生素C投喂,并向育苗池按每立方水体1克的比例全池泼洒维生素C。在出塘前两天,每天进行一次拉网锻炼,使鱼苗高密度聚集一起4小时后,以增强鱼的体质,使其能经受高密度操作和运输。在出塘前一天停止喂食饲料,使鱼苗消化道排空,避免运输期间造成肠道损伤和水质污染。
运输液配制:将丁香油、青霉素钠溶液和无水乙醇以体积比10:1:1的比例混合成运输液。
打包操作:将容积三升的运输用氧气袋装上三分之一的水1升,按十万分之一的体积浓度加入混合运输液0.01毫升,充分混合,将鱼苗捞出,带水放进氧气袋里,每袋放1000尾,充氧,将袋口扎紧。
运输:将氧气包横放进泡沫箱里,盖好盖子,避免阳光直射。在泡沫箱里放上冰块将运输温度控制在15℃。另外用相同大小的氧气袋装上相同体积的水,放入没有经过处理的鱼苗,按常规方法打包好。用汽车将泡沫箱从江苏省无锡市运输到河南省郑州市,全程约900公里,中途不换水。经过14小时后到达目的地。将氧气袋放到水池中30分钟让内外水温一致,打开氧气袋检验,使用本发明运输的鱼苗成活在98%以上,而且状态良好,可以马上进食,而对比组仅为87%,部分鱼苗鳞片脱落,游动迟缓。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63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