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舱门传感器安装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4929.2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4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何明松;李芳;付友波;路航;田世雄;宋艳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舱门 传感器 安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舱门传感器安装座。
背景技术
某型机的尾部舱门是机身尾舱的入口门,其主要作用是为尾舱结构及操纵系统的维护提供通道。飞机在飞行过程中,该门与其它舱门共同保证机身内部气密,在其框门上设有门锁及告警开关,当舱门处于正确的关闭位置时,告警开关使驾驶舱的告警灯熄灭;当舱门处于打开位置时,告警开关使告警灯亮显,整个过程通过门锁与告警开关之间的机械运动来实现。
原结构为门叉直接与告警开关接触。由于制造装配精度,飞行过程中机体结构在内外压差作用下的变形以及开关本身的工作范围较小等原因,如果采用原结构可能会出现告警灯误指示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会出现告警灯误指示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舱门传感器安装座。
本发明包括靶标、弹簧、微调螺栓、靶标座和滑套、外弹簧、内弹簧和支撑套筒。其中:
本发明包括靶标、弹簧、微调螺栓、靶标座和滑套、外弹簧、支撑套筒;其中:滑套有滑动面一端安装在支撑套筒内,并且位于该滑套滑动面端与支撑套筒的内表面滑动配合。靶标座有滑动面一端安装在滑套内,并且该靶标座的滑动面与滑套的内表面滑动配合。内弹簧安装在滑套内孔中,并与靶标座滑动面端的端面配合;微调螺栓安装在滑套内孔的另一端。外弹簧套装在滑套一端头处的外圆表面上。所述靶标座的感应面位于靶标座一端,并且该靶标座的感应面与靶标座的端面配合。
所述滑套的内径与靶标座上形成滑动面的端板的外径相同。滑套一端有端板,该端板的外径大于滑套的外径,并与支撑套筒的内径相同。所述滑套一端端板的圆周表面为滑套的滑动面。所述滑套一端端板的中心有靶标座的安装孔,该安装孔的孔径与靶标座的外径相同,当靶标座安装在滑套的端板上后,所述滑套与所述靶标座之间为滑动配合。
所述靶标座一端的圆周表面有径向凸出的凸台,该凸台的圆周表面形成了靶标座的滑动面。所述靶标座另一端的内表面有与靶标连接的内螺纹。所述靶标座的内径与靶标的外径相同。
所述支撑套筒一端有端板,该端板的中心有滑套的安装孔。所述滑套安装孔的孔径与滑套的外径相同,所述支撑套筒的孔径与滑套端板的外径相同,使所述滑套与支撑套筒之间滑动配合。
所述内弹簧安装在滑套内,并与靶标座的端面配合。外弹簧套装在滑套的圆表面,并与支撑套筒端板的外表面配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与飞机机体协调,并提供方便传感器安装使用的机体结构,更好地控制告警灯显示舱门开启/关闭。
使用时,传感器水平安装在安装盒上,通过微调螺栓调节尺寸,以满足传感器的有效工作距离。当逆时针旋转舱门把手时,带动摇臂旋转至水平位置,门叉下压舌片,在内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始终保证传感器的感应面与靶标的距离在感应范围内。即使在外部振动和结构较小变形的情况下,仍能确保传感器的正常工作,实现传感器警示舱门的关闭;顺时针旋转舱门把手,靶标在外弹簧的作用下脱离工作区,实现传感器警示舱门的开启。
为验证本发明的效果,将本发明在某型机上进行试验,结果如下:
采用现有技术,平均每100次舱门开启关闭会出现2次告警灯误指示现象。
采用本发明,平均每100次舱门开启关闭告警灯误指示现象为零。
以下结合实施例图对该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舱门传感器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靶标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支撑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舱门传感器安装座与舱门传感器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舱门传感器警示结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中:
1.感应器 2.感应器螺母 3.感应器支座 4.衬套 5.舌片支座
6.连接件 7.靶标 8.靶标座 9.内弹簧 10.微调螺栓
11.舌片 12.门叉 13.外弹簧 14.滑套 15.支撑套筒
本发明的舱门感应器警示结构由弹簧、衬套、靶标座、滑套、调节螺栓、支座和舌片组成。将传感器水平安装在安装盒上,通过微调螺栓调节尺寸,以满足传感器的有效工作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49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短信系统收发效率和可靠性的方法
- 下一篇:两气门升程同步可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