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鼻窦炎或过敏性鼻炎的喷药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54917.X 申请日: 2012-11-13
公开(公告)号: CN102989065A 公开(公告)日: 2013-03-27
发明(设计)人: 谢建;魏征 申请(专利权)人: 浦易(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M11/00 分类号: A61M11/00;A61M31/00
代理公司: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代理人: 邓琪;宋丽荣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鼻窦炎 过敏性 鼻炎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鼻窦炎或过敏性鼻炎的喷药装置。

背景技术

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常见病及多发病,发生于5~79岁之间。卫生部门调查显示:目前全球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高达10%至14%,鼻窦炎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5%左右,全球有将近6亿人正在饱受鼻炎的“骚扰”,并呈逐步上升趋势。

其中66%的哮喘患者是过敏性鼻炎的受害者。据专家介绍,过敏性鼻炎如未得到正确治疗,超过1/3的患者最终发展为哮喘。

鼻窦又称鼻旁窦、副鼻窦,为鼻腔周围多个含气的骨质腔,它们均以小管(鼻窦开口,以下简称鼻窦口)与鼻腔相通。它们隐蔽在鼻腔旁边,如图1所示,上颌窦9位于鼻腔两旁、眼眶上面的上颌骨内;额窦7在额骨内;筛窦8位于鼻腔上部的两侧,由筛管内许多含气小腔组成;蝶窦在鼻腔后方的喋骨内。

正常人的鼻腔及鼻窦内之表皮黏膜细胞持续有清澈的液体分泌出来,再经由黏膜细胞上面的纤毛有规率的脉动,将这些分泌物从鼻窦、经由鼻腔往后流到鼻咽腔、喉咙再吞入食道、及胃中。一般成年人每天约分泌1公升的黏液,藉由这些黏液来维持鼻腔及鼻窦内部的湿度,同时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及异物,以保护呼吸道的健康。一旦因为病毒、细菌的入侵,或异物的刺激,导致清澈的黏液分泌变为脓稠,或纤毛丧失有规率的脉动,都会产生脓稠的鼻涕或鼻涕倒流的感觉,而引致鼻炎或鼻膜肿胀,都会使这些小管闭塞。当这些小管闭塞时,就会影响到鼻腔黏液滞流在鼻窦内,影响排放。如果不及早诊治,就会演变成为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或其他鼻炎。

当鼻窦发炎时会造成头痛、鼻塞、流脓涕、暂时性嗅觉障碍、畏寒、发热、食欲不振、便秘、周身不适等。较小儿童幼儿可发生呕吐、腹泻、咳嗽等症状。脓鼻涕刺激咽喉还可以引起咽喉不适,咽喉炎等。

而过敏性鼻炎,通常患者接触或吸入致敏原后,体内的IgE(免疫球蛋白E)会引致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造成过敏反应。变应原是诱导特异性IgE抗体并与之发生反应的抗原。它们多来源于动物、植物、昆虫、真菌或职业性物质。变应原主要分为吸入性变应原和食物性变应原。吸入性变应原是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原因。敏性鼻炎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腺体分泌增加以及嗜酸粒细胞浸润等。若上述病症反复发作,可引起黏膜上皮层增殖性改变,导致黏膜肥厚及息肉样变。其症状与感冒相似,主要是鼻痒、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和流清水状鼻涕(流鼻水)等症,间歇性反复发作,发作时鼻粘膜苍白水肿。严重也有可能会演变成鼻窦炎、哮喘或耳部感染。

对于药物治疗在鼻腔疾病的应用,传统上采用滴鼻或喷雾剂向鼻腔内喷洒药物的方式。研究表明,由于组织的遮挡,传统的治疗方式下有效药物并不能顺利达到病变部位,只能将不超过30%的药液不均匀的送达病变部位,大大降低了药物治疗效果。

目前已有鼻腔冲洗装置,可以用生理盐水或含有药物的药液冲洗鼻腔,但短暂的药物作用几乎仅限于鼻甲部位内,并不能到达额窦和上颌窦窦体内部,不能对发炎鼻窦直接作用,而多数鼻窦发生病变会涉及几乎所有窦体。其实,即便药液能够进入窦体空腔内部,而对于额窦开口在底部的窦体来讲,在清洗或喷药完成后,几乎所有药液都会由窦口流出,药物也没有机会贮存在其内部进行长期有效治疗。

功能性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对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具有特别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精确的去除病变组织和骨头,使鼻窦开口扩大,恢复鼻窦的正常生理功能。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具有传统鼻窦炎手术无法比拟的微创性。但是鼻内窥镜手术的价格昂贵,治疗不彻底,极易复发,重复治费用造成患者精神经济负担重。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手术疗法主要有神经阻断术治疗、低温等离子术、下鼻甲黏膜手术、降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手术,和其他的手术疗法,但是上述手术复发率高,费用高。

而大多数鼻病长期反复正是因为治疗药物不能长期持续地作用于病变部位,间断性的治疗带来疾病反复发作。如果能通过简单的微创手术,针对病变部位长期定点定量给药可以更有效的发挥药物治疗作用。

申请号为CN200620161536.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气囊扩张导管”,其中,气囊可以达到扩大鼻道的目的。通常的炎症并不发生在鼻道内,而是处于鼻窦位置。而临床事实表明,仅是对鼻道机械扩张,只是暂时性疏通呼吸通道,缓解疾病不适,缺乏药物的作用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很有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易(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浦易(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49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