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时通信的浏览器紧急呼叫方法、系统和移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54082.8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2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游世林;郝振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L29/08;H04L29/06;H04M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程立民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时 通信 浏览器 紧急 呼叫 方法 系统 移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的紧急呼叫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实时通信的浏览器紧急呼叫方法、系统和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政府的管制规定,电信网络必须能提供紧急语音呼叫业务。当用户拨打紧急呼叫号码,或使用终端设备中存储的缺省紧急呼叫号码,或使用紧急呼叫标识发起紧急呼叫,电信网络将紧急呼叫接续至当地的紧急通信受理中心,如警察、火警、医疗救护、救援等。
因特网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IMS,IP MultimediaCore Network Subsystem)也必须提供紧急呼叫业务。
图1是IMS紧急呼叫的系统参考框架。整个构架包括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101、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Proxy Call Session ControlFunction)102、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Serving Call Session ControlFunction)103、归属用户服务器(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104、紧急呼叫会话控制功能(E-CSCF,Emergency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105、位置获取功能(LRF,Location Retrieval Function)106和紧急通信受理中心(PSAP,Public Safety Answering Point)107,另外在会话过程中还涉及互连边界控制功能(IBCF,Interconnection Border Control Function)、查询呼叫会话控制功能(I-CSCF,Interrogating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媒体网关控制功能(MGCF,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媒体网关(MGW,Media Gateway)等功能实体。
其中,E-CSCF105是在IMS域引入的一个新的功能实体,与P-CSCF102位于同一个网络中(当用户漫游时为用户的拜访网络),负责接收来自P-CSCF102的紧急会话建立请求,根据用户提供的位置信息或从LRF106获取的位置信息和路由信息,将紧急会话建立请求经过Mm接口路由到连接在IP网络紧急通信受理中心107,或经过Mi/Mg接口路由到连接在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的紧急通信受理中心107,并且紧急通信受理中心107可以通过Le接口从LRF106中直接获取用户位置信息,通过Mm/Mw接口与归属网络联系。
根据用户漫游状态的不同以及接入P-CSCF位于网络位置的不同,呼叫发生的场景分为:
场景1:用户未漫游(在归属网络),P-CSCF位于归属网络;
场景2:用户漫游(在拜访网络),P-CSCF位于归属网络;
场景3:用户漫游(在拜访网络),P-CSCF位于拜访网络。
而对于现有移动通信网络,也支持紧急呼叫,当用户拨打紧急呼叫,移动通信系统会在电路域优先给紧急呼叫分配资源,保障紧急呼叫的呼叫正常,移动通信系统也会就近呼叫紧急通信受理中心,保证紧急呼叫快速处理。
随着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的日益融合,各方对沟通的需求越来越复杂,沟通不仅仅是单一的音频,可能还有视频和其他媒体的混合形式,而且沟通有时还具有时效性要求。
目前浏览器为客户端/服务器(C/S,Client/Server)结构,而且现在一般在网页上提供音频(audio),或者视频(video)等实时媒体服务的,基本上是通过插件技术(plus-in)或者下载来实现的,现在的网页技术,甚至现在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简称为HTTP)技术,不能很好的支持流方式的媒体下发。这些都导致了基于浏览器的实时通信是存在缺陷的,都要通过插件/外挂应用程序/或者下载来实现和加速浏览器的效率。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对等(P2P,Peer-to-Peer)的浏览器技术作为浏览器之间对等的通信技术,让浏览器可以实时运用P2P的特性传送内容,包括视频、音频和用于实时通信的补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40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