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TM钩边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1941.8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6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湘群;刘风;蔡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约科布缪勒机械制造(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7/40 | 分类号: | D03D47/4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tm 边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TM钩边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带子的时候,为了使带子不易松散脱线,紧密地交织在一起,都要对带子进行锁边。花纹组织不同的带子锁边的方式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所需的装置都是一样的:锁边针和钩针;纬线通过纬针传送到钩针处,同时锁边线通过锁边针也传送到钩针处,锁边线和纬线被钩针钩住而交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了锁边。
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与缺点:(1)锁边线是从远离编织机头的地方,必须通过纱线张力器、导纱器牵引到编织机头处,需要人工一步步地进行穿纱走线。(2)纬线和锁边线同时到达钩针处并交织在一起,实现这一动作需要操作人员精心细致地调试,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3)在调试机器(操作不当)和正常运转过程中(纱线有打结头),钩针损坏的概率比较大,它属于易损件。需间断性地更换。这样以来会影响编织的效果,削弱了带子的强度。(4)这种锁边装置编织出的吊装带,带面锁边的一侧和另外一侧明显不一样,锁边线显露出来,可以明显看得出来,长期使用锁边线会磨损断线,最终导致带子松散脱线,无法继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CTM钩边线装置,本发明使用方便、快捷,节约时间,并且能节约成本,保证质量。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CTM钩边线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支撑底座固定连接,并且一端设置有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通过两个中间小齿轮与折弯片齿条连接,所述折弯片齿条上依次套有支撑折弯片和锁边线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一侧通过挑纱钩轴与挑纱钩连接,所述挑纱钩底部与传动杆连接,所述传动杆垂直设置于支撑底座的孔洞内。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片齿条两边的支撑座上皆设置有两个挡板,所述的两个挡板之间设置有V型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折弯片在锁边线轮的一侧设置有压片,另一侧设置有折弯片,所述折弯片底部设置有导纱片,顶端设置有弹簧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锁边线镶嵌在钩边线装置中,编织物就在此装置旁,牵引锁边线特别方便、快捷,实现了近距离的操作。如果需要更换锁边线,只要掀起压片,锁边线轮直接可以从装置上拿掉更换。更换操作简捷明了。
(2)无需精心调试,只要保证纬线牵引过来能够进入支撑座的V型开口槽即可,省时省力。
(3)装置中没有易损件,长期使用无需更换机械零件。
(4)配备此装置生产的吊装带,强度高、耐磨、寿命长、质量好。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中标号说明:1、支撑座,2、支撑底座,3、传动齿条,4、中间小齿轮,5、折弯片齿条,6、支撑折弯片,7、锁边线轮,8、挑纱钩轴,9、挑纱钩,10、传动杆,11、挡板,12、压片,13、折弯片,14、导纱片,15、弹簧片,16、V型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照图1所示,CTM钩边线装置,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与支撑底座2固定连接,并且一端设置有传动齿条3,所述传动齿条3通过两个中间小齿轮4与折弯片齿条5连接,所述折弯片齿条5上依次套有支撑折弯片6和锁边线轮7。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1一侧通过挑纱钩轴8与挑纱钩9连接,所述挑纱钩9底部与传动杆10连接,所述传动杆10垂直设置于支撑底座2的孔洞内。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片齿条5两边的支撑座1上皆设置有两个挡板11,所述的两个挡板11之间设置有V型开口16。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折弯片6在锁边线轮7的一侧设置有压片12,另一侧设置有折弯片13,所述折弯片13底部设置有导纱片14,顶端设置有弹簧片15。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约科布缪勒机械制造(中国)有限公司,未经约科布缪勒机械制造(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19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