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对数模型的紧身无缝内衣压力评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1091.1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7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萍;任双佳;张行;朱奕;丁森方;梁佳钧;金丽;吴钦锋;李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36 | 分类号: | G01N33/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对数 模型 紧身 无缝 内衣 压力 评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紧身无缝内衣压力评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双对数模型的紧身无缝内衣压力评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内衣舒适性及功能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紧身无缝内衣越来越受到关注。所谓“无缝内衣”就是采用先进设备生产的一次成型内衣,它运用高新技术使颈、胸、腰、臀等部位纵向无需接缝。紧身无缝内衣产品具有很大的弹性及横向延伸性,可借助针织面料的不同组织结构形成不同部位的不同弹性效果,塑造优美的身体曲线。但由于紧身无缝内衣的尺寸明显小于正常人体尺寸,穿着时常出现压力过大不舒适的现象。且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使得消费者不能正确购买合适的紧身无缝内衣。
穿着产品时人体各部位的压力值,是衡量紧身无缝内衣产品的舒适性及修身效果的一个重要依据。通过客观测量紧身无缝内衣的压力值或采用真人试穿评价的方法来评估紧身无缝内衣的舒适性,常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现有的纺织行业标准《一次成型束身无缝内衣号型》中在制订压力标准时并未考虑到人体舒适性,且只针对腹部压力做出了规定,故存在一定局限性。目前国内外针对无缝内衣的压力舒适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多存在研究对象单一,所建模型不能普遍适用等缺陷,其应用价值不高。因此,建立紧身无缝内衣压强预测模型及统一的压力标准显得十分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双对数模型的紧身无缝内衣压力评测方法,可预测紧身无缝内衣在穿着过程中的压力舒适感和塑型效果情况。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双对数模型的紧身无缝内衣压力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人体尺寸、服装尺寸以及织物伸长率三项指标为参数,基于双对数线性模型,采用回归方程构建紧身无缝内衣上下装的压强预测模型;
(2)利用箱控图统计的方式建立压力评估标准表;
(3)根据压强预测模型和压力评估标准表,得到紧身无缝内衣产品的预测压强、压力感、舒适度和塑型效果。
所述步骤(1)中的压强预测模型共有6个,包括上装胸部压强预测模型、上装腰部压强预测模型、上装腹部压强预测模型、下装腹部压强预测模型、下装臀部压强预测模型和下装腿部压强预测模型。
所述上装胸部压强预测模型:P胸=exp(0.76lnB+20268lnSNB-1.821lnS胸-3.856lnα胸+6.413),其中,B为胸围、SNB为胸高;所述上装腰部压强预测模型:P腰=exp(3.618lnW-0.949lnS腰-3.307lnα腰-2.621),其中,W为腰围;所述上装腹部压强预测模型:P腹=exp(4.56lnA-1.006lnS腹-1.791lnα腹-8.404),A为腹围;所述下装腹部压强预测模型:P腹=exp(2.045lnA-3.739lnS腹-0.815lnα腹+13.29),A为腹围;所述下装臀部压强预测模型:P臀=exp(6.498lnH-2.142lnS臀-1.729lnα臀-12.937),H为臀围;所述下装腿部压强预测模型:P腿=exp(2.899lnL-3.07lnS腿-2.378lnα腿+7.981),L为腿围;其中,各部位的服装尺寸由S胸、S腰、S腹、S臀、S腿分别表示;服装各部位的织物伸长率由α胸、α腰、α腹、α臀、α腿分别表示。
所述压强预测模型通过采用气囊式压力测量系统,采集不同受试者穿着不同紧身无缝内衣产品时各部位的压力值所获得。
所述步骤(2)中的压力评估标准表包括压力感、舒适性及塑型效果。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10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位置标签
- 下一篇:接枝聚合法合成自润滑聚酰胺酰亚胺漆包线绝缘漆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