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短槽印制板的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450721.3 | 申请日: | 2012-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2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 发明(设计)人: | 纪龙江;孟祥胜;樊智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太平洋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 地址: | 1166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短 印制板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短槽印制板的加工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槽长为刀具直径1.1-1.5倍的超短槽印制板的钻孔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电子产品日益向小型化、高集成、高性能的趋势发展,钻孔的孔径越来越小,钻孔精度越来越高,超短槽孔及长的槽孔也越来越多,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超短槽的制作,其品质直接影响到客户产品的安装及使用,目前印制板制作行业都面临着超短槽变形的技术难题。在制作槽长小于两倍刀具直径、甚至更短的超短槽时,由于槽长较小,使得超短槽在钻孔过程中两端受力方向不一致而极易出现变形、孔大、孔小等问题,从而影响品质;而且由于钻头在钻槽的下钻过程中要承受很大的径向力及扭矩的双重作用,使刀具更容易折断,特别是在加工1.5倍以下超短槽时,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槽长越短,刀具承受的径向力与轴向力矩就越大。在机械钻孔中碰到超短槽或长的槽孔时,不但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及品质,且生产成本也随之提高,可谓苦不堪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制出一种超短槽印制板的加工方法。所述方法选用特殊的钻孔刀具、对超短槽处图形在文件编辑时进行旋转,并调整钻孔参数,使槽长为刀具直径1.1-1.5倍超短槽在钻孔后,尺寸精度控制在±4mil,即±0.1mm以内。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超短槽印制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对印制板图形文件进行编辑时,对印制板图形文件的超短槽图形进行旋转,其旋转量为1.0mil-2.0mil;
2)超短槽在进行钻孔作业时,在其中心位置预钻一个直径与槽宽尺寸相同的中心孔,技术参数如下:
3)选用特殊类型钻孔刀具,即钻尖角160°、螺旋角20-30°、刃长4mm的刀具进行钻超短槽作业,技术参数如下:
所述选用特殊类型钻孔刀具进行钻超短槽作业的过程如下:按照起始孔、末端孔、中间孔I、中间孔II的顺序进行钻孔,最终形成超短槽。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如下:
1、对超短槽图形在对印制板图形文件进行编辑时进行旋转,并输出对应的钻孔程序直接加工,不需要在钻孔工序进行人为调整,极大的提高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2、槽长为刀具直径1.1-1.5倍超短槽在钻孔后,槽形控制良好,无变形、变大或变小问题,尺寸精度控制在±4mil,即±0.1mm以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超短槽图形旋转方式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超短槽钻孔过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太平洋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太平洋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07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护壳批量热转印的模切刀具和模具托盘
- 下一篇:全自动印刷机压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