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据轮胎所需内衬层厚度确定内衬层半成品加工尺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8559.1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2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胡源;陈赟;刘军华;杨阳;孙继江;何燕;李敏;张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钱集团(重庆)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08 | 分类号: | B29D30/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内衬 厚度 确定 半成品 加工 尺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涉及一种轮胎部件的设计方法,特别涉及根据轮胎所需内衬层厚度确定轮胎内衬层半成品加工尺寸的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轮胎分为胎冠段、胎肩段、胎侧段、及趾口段等各部分,内衬层位于轮胎的最内层,由气密层1和气密过渡层2组成,在气密层上其作用是减少轮胎胎体与内胎之间的摩擦,防止空气及湿气渗透到胎体内部。对于无内胎轮胎来说,内衬层还具有保持轮胎腔体内压的作用。它们的厚度分别由h气、h过来表示,由于气密过渡层与胎体帘布钢丝帘线相连,因此在气密过渡层上实际覆有轮胎设计胎体帘布钢丝帘线覆胶层,也就是说实际上h气的厚度还包括轮胎设计胎体帘布钢丝帘线覆胶层的厚度,因此在实际设计轮胎内衬层半成品时,气密过渡层的实际厚度需要将胎体帘布半成品钢丝帘线覆胶层的厚度h去掉。目前全钢丝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内衬层设计大多沿用原斜交轮胎多层式平棍设计方式,让材料均匀分布于内衬层半层品,也即内衬层半成品的气密层和过渡层各个部分的厚度一致,这就导致在安装在轮胎中时,如果保证轮胎冠部内衬层厚度,则导致轮胎侧部至趾口部位材料大量浪费。如果保证轮胎侧部至趾口部位内衬层厚度,则冠部厚度太将降导致轮胎气密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确定载重汽车轮胎半成品加工尺寸的方法,该方法加工出来的半成品在安装于轮胎内层时能保证轮胎各处的内衬层的厚度一致,保证气密性,避免材料的浪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据轮胎所需内衬层厚度确定内衬层半成品加工尺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a、确定轮胎实际所需内衬层中气密层(1)和气密过渡层(2)的厚度h气、h过以及轮胎设计胎体帘布半成品钢丝帘线覆胶层的厚度h;
b、根据不同规格的轮胎,确定汽车轮胎轮辋名义直径DB,DB=轮胎直径英制值R*25.4mm;然后根据轮胎是否含有内胎确定轮胎胎脚材料膨胀系数β,其中有内胎β取值为1.06,无内胎β取值为1.1,然后将DB和β代入公式Ф=DB/β得到Ф值;
c、根据《中国轮胎轮辋气门嘴》标准查询不同规格汽车轮胎轮辋标定直径D;
d、测量出轮胎断面任意点至轮胎断面趾口设计轮辋着合点高度B ;
e、将上述得到的h气及h过、Ф值、D值、B值、h值分别代入以下两公式:
计算出轮胎断面该点内衬层气密层和过渡层半成品实际应设计的厚度H气及H过,从而得出整个轮胎内衬层中气密层及过渡层半成品加工的具体尺寸;
其中λ:为轮胎设计帘布预伸张,是经验系数,取值1.01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得出轮胎内衬层半成品的气密层和气密过渡层的每一点的具体厚度H气及H过值,从而得出整个半成品的具体尺寸,这样的半成品在成型组合后硫化于轮胎内层时,能保证胎冠段、胎肩段、胎侧段、趾口段的内衬层厚度一致,保证气密性,提升轮胎保压性能,不造成材料的浪费,降低轮胎制造成本。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有效保证轮胎内壁材料分布均匀性,提升轮胎保压性能,降低轮胎制造材料成本。
说明书附图:
图1为11R22.5无内胎轮胎断面图;
图2为11R22.5无内胎轮胎内衬层半成品结构示意图;
图3为10.00R20有内胎轮胎断面图;
图4为10.00R20有内胎轮胎内衬层半成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分别以11R22.5无内胎轮胎和10.00R20有内胎轮胎为例,对本发明做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该实施例以规格为11R22.5无内胎轮胎为例,
a、该轮胎实际所需内衬层厚度h气为2mm,h过为2mm,胎体帘布半成品钢丝帘线覆胶厚度h值为0.8mm;
b、确定11R22.5无内胎汽车轮胎轮辋名义直径DB,
DB=22.5*25.4=571.5mm;
然后根据轮胎是否含有内胎确定轮胎胎脚材料膨胀系数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钱集团(重庆)轮胎有限公司,未经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钱集团(重庆)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85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丙烯酸树脂Ⅳ的精制方法
- 下一篇:含寡糖的无土栽培液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