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水提花织机装造的专用综丝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7027.6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6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丁秋亚;张伟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秋亚 |
主分类号: | D03C9/02 | 分类号: | D03C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嵊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水 提花 织机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水提花织机装造的专用综丝,属于喷水提花织机装造零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综丝为组成装造的基本零件,其由细长状的综杆、分设于综杆上端、下端、中间位置的吊耳、连接头、综眼组成,其中,吊耳供通丝末端吊挂连接所用,连接头则旋接于回综弹簧的顶部,经线由综眼中穿过。为防止水气侵蚀引起生锈现象,喷水提花织机装造所专用的综丝采用塑料综丝。由于喷水提花织机车速较高(如1.6m门幅机型高达600rpm),经密为58根/cm的喷水提花织机其总经线数具有9280根,相应地,构成装造的通丝、综丝、回综弹簧的数量亦均为9280根,当通丝纵深尺寸(经向)和纵深方向每行通丝数量确定后,通丝密度相应亦确定下来,喷水提花织机装造的通丝密度较高,亦即综丝、回综弹簧的排列密度较高,如此相邻回综弹簧在被拉伸、回复过程中相互之间存在较高的摩擦频率,回综弹簧就会频繁断裂,引起频繁停机,增大机修工查找、更换回综弹簧的工作量,织机运转效率大打折扣的同时,布面疵点多。
为了减少回综弹簧之间的相互摩擦,公开日2008年12月17日,公开号为CN 101323998A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喷水织机用通丝装造的回综弹簧机构,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具有回综弹簧限位孔的限位板,回综弹簧穿过回综弹簧限位孔设置,采用该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一定程度上防止由于回综弹簧的拉伸、回复所产生的晃动而引起相邻回综弹簧摩擦,从而减少相互之间因摩擦而产生断裂的机会,然而,限位板的设置亦带来以下不利影响:
1、回综弹簧不可避免地、高频率摩擦回综弹簧限位孔,致使回综弹簧限位孔快速被磨大,而影响限位效果,更严重的情况则是相邻回综弹簧限位孔被磨通;
2、回综弹簧限位孔被磨大的同时,回综弹簧逐渐被磨损至断裂,一旦回综弹簧那怕是断一、二根数量,更换起来非常费时费力,维修空间狭小,而且限位板遮挡视线,在9280根密布的回综弹簧中查找断裂的那根回综弹簧是非常吃力的,不仅要查找回综弹簧,还要查找对应连接的综丝和查找并更换连接杆,更换回综弹簧后则需与新的连接杆重新连接,以及与对应的综丝连接;
3、增加回综弹簧限位板后,装造组装繁琐、工效低,而且,装造在现场安装时,需要将限位板与回综板进行孔-孔对中,否则回综弹簧限位孔磨损加剧。
事实上,该回综弹簧机构专利产品由于实用性差,在业内已逐步被淘汰。
后来,业内出现了回综弹簧专用水槽,让回综弹簧浸在水环境中工作,如此一来不但可大大降低相邻回综弹簧之间的摩擦,而且由于织造所产生的飞絮等杂质是漂浮于水面上的,不至于杂质进入回综弹簧内而影响其使用效果,然而专用水槽的应用却产生了新的不利因素,由于喷水提花织机经轴在整经过程中往往喷洒有可防止经线起毛、起球的专用油(为降低断经率,喷水提花织机在高速织造过程中有时亦会在经线上喷洒专用油),此专用油在织造进行中会顺着综眼一直往来流至专用水槽内,水中飞絮等杂质与专用油混合后使专用水槽的水被污染成为粘性水,回综弹簧拉伸运动时,粘性水被带起而湿润综丝,处于潮湿状态下的综丝在上升过程时,往往会将相邻的本应该仍处于静止工位的潮湿综丝捎带上升,这是由于潮湿综丝容易产生粘连的缘故,而按照组织工艺要求本该处于静止时刻的潮湿综丝在高速状态下那怕是被捎带上升少许即形成“多起”现象,在布面上则反映为经向织疵,为降低此种“多起”现象,无奈之举则是增大回综弹簧的弹力,然而,弹力增大却产生了另一个新的弊端则是提高了提花机整机的总负荷,此举不但使得提花机运转耗电,而且还会加剧提花机的提针组件的磨损,有鉴于此,现有的综丝结构用于喷水提花织机环境下,仍亟需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喷水提花织机装造的专用综丝,该综丝完全适宜于在粘性水环境中工作,避免相邻综丝发生粘连,完全杜绝了因粘连引起的经向织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对现有综丝的综杆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以促使综丝在上下往复运动时相邻综丝不发生粘连为目的,综丝包括设有综眼的综杆,综杆的下端具有连接头,其改进点在于:所述综杆上至少形成有一段防粘连柱,所述防粘连柱大致成两头小中间大的腰鼓形,从防粘连柱的一头到其另一头该防粘连柱的宽度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少。
上述防粘连柱邻近连接头。
上述综杆在邻近综眼处还形成有第二防粘连柱。
上述综杆的第二防粘连柱位于综眼以下位置。
上述综杆的第二防粘连柱位于综眼以上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体现出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秋亚,未经丁秋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70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