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代替机械铰刀铰孔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6777.1 | 申请日: | 201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1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史树元;廖爱龙;管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树元 |
主分类号: | B23P9/02 | 分类号: | B23P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代替 机械 铰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机械铰孔加工的改进。
背景技术
钻Φ10以上的孔粗糙度想要达到3.2μm以上,就应该先钻孔,后用人工或机械铰刀铰孔后才能达到要求。这样既费时间又不能保证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保证加工精度,质量可靠,提高生产效率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主要是钻孔后不用铰刀,用钢球挤压的方法达到加工精度。孔内臂要求粗糙度精度越高,这样用钢球挤压过后很容易达到要求。
为达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压力机工作台,其结构要点是压力机工作台左右两端设置有托物架,两个托物架之间设置有空腔,右侧托物架上端设置有旋转固定器,压力机工作台上端设置有压机,压机下端设置有导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铰孔质量好。
其钢球表面的粗糙度可达到0.8μm,这样挤出工件孔能达到1.6μm,最低也能达到3.2μm(用铰刀磨损后还必须要更换,否则质量不能保证),因此该发明能保证工件孔的质量。
2、使用方便、效率高。
铰孔用这种方法加工比较简单,如果用铰刀铰孔时间为30s,这种工艺方法只用3s,并且可在同一平面上同时加工多孔(孔间距离不大时),同时挤压多孔。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3、可适用的工件。
在防爆产品中接线箱内接线柱与连接板的轴孔配合,这种工艺最适用:一般连接板厚为14mm,如果用M10接线柱其连接部分为Φ18,其孔为6-Φ18+0.08,要求孔粗糙度3.2μm,孔距40mm。大批生产时一块板可一次挤压。
4结构简单。
本发明包括,压力机工作台,压力机工作台左右两端设置有托物架,两个托物架之间设置有空腔,右侧托物架上端设置有旋转固定器,压力机工作台上端设置有压机,压机下端设置有导柱;构件少,因此,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斜形开口、2压力机工作台、3空腔、4托物架、5固定器、6工件、7钢球、8导柱、9压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压力机工作台2,其结构要点是压力机工作台2左右两端设置有托物架4,两个托物架4之间设置有空腔3,右侧托物架上端设置有可旋转的固定器5,压力机工作台2上端设置有压机9,压机9下端设置有导柱8。
本发明可在压力工作台2下方设置斜形开口1;方便回收钢球7。
结合图1说明本发明的一次动作过程。
将钻完孔的工件6放在压力机工作台2的托物架4上,将导柱8固定在压机9上,对准加工孔位置(可几个孔同时挤压),将钢球7放在所要挤压的孔上,将工件6底部留有大于钢球7直径的空腔3,然后通过旋转固定器5将其固定。在放入钢球7前要在孔及钢球7上刷一些润滑油,操作压机9向下挤压,可完成挤孔的工艺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树元,未经史树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67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