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品质优良的感光鼓用铝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6741.3 | 申请日: | 201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1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年;王永顺;程长文;杨浩浩;夏伟;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新马精密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B21C37/06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品质 优良 感光 鼓用铝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 一种表面品质优良的感光鼓用铝管,其特征在于各合金元素质量百分含量为:Mn:1.05~1.10%,Si:不超过0.08%,Fe:0.45~0.5%,Cu:0.11~0.14%,Ti:0.006~0.01%,其他杂质:不超过0.01%,剩余为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品质优良的感光鼓用铝管,其特征在于其中Mn、Si 、Fe合金元素质量百分含量为:Mn:1.05~1.09%,Si:不超过0.04%,Fe:0.46~0.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品质优良的感光鼓用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含量范围为98.22~98.37%。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表面品质优良的感光鼓用铝管的制造方法,包含挤压、拉伸工序,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采用的挤压模具
所述的挤压模具是由挤压模具上模、挤压模具下模(4)组合构成;所述的挤压模具上模是由模芯(1)、模芯前端工作带(3)组合构成,模芯前端工作带(3)通过固定螺丝(2)安装在模芯(1)上,所述的模芯前端工作带(3)采用高强度耐磨合金成为管坯的内孔工作带;在所述的挤压模具下模(4)的内孔镶有高强度耐磨合金层(5)成为管坯外表工作带;
(2)采用的拉伸外模、拉伸芯头
所述的拉伸外模(7)的进料部位形状为锥形,变形锥角(8)设定在40-80°范围,拉伸外模(7)的内孔定径带(9)长度设定在6-20毫米范围;所述的拉伸芯头的端部为定径带(11),定径带(11)一侧的过渡部位为锥形过渡,变形锥角(10)设定在12-30°范围,所述定径带(11)的长度设定在1-2.5毫米范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品质优良的感光鼓用铝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强度耐磨合金、高强度耐磨合金层(5)均采用YG8钨钢合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品质优良的感光鼓用铝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拉伸成型时所使用的润滑油的运动粘度≤200cst。
7.一种表面品质优良的感光鼓用铝管的制造方法,包含挤压、拉伸工序,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采用的挤压模具
所述的挤压模具是由挤压模具上模、挤压模具下模(4)组合构成;所述的挤压模具上模是由模芯(1)、模芯前端工作带(3)组合构成,模芯前端工作带(3)通过固定螺丝(2)安装在模芯(1)上,所述的模芯前端工作带(3)采用高强度耐磨合金成为管坯的内孔工作带;在所述的挤压模具下模(4)的内孔镶有高强度耐磨合金层(5)成为管坯外表工作带;
(2)采用的拉伸外模、拉伸芯头
所述的拉伸外模(7)的进料部位形状为锥形,变形锥角(8)设定在40-80°范围,拉伸外模(7)的内孔定径带(9)长度设定在6-20毫米范围;所述的拉伸芯头的端部为定径带(11),定径带(11)一侧的过渡部位为锥形过渡,变形锥角(10)设定在12-30°范围,所述定径带(11)的长度设定在1-2.5毫米范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表面品质优良的感光鼓用铝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强度耐磨合金、高强度耐磨合金层(5)均采用YG8钨钢合金,拉伸成型时所使用的润滑油的运动粘度≤200cs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新马精密铝业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新马精密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67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