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6431.1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6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久;田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忠久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E02D29/02;E02D17/02;E02B3/12;E02B3/14;E03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80 辽宁省沈阳市浑***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 工程 水土流失 防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科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方法的改进。
背景技术
一些工程由变电站(或开关站)和输电线路两部分组成,变电站(或开关站)又由站区和站外工程组成。新建德宏变电站地处丘陵区,场平时出现大量土石方,厂周形成边坡,在施工过程中临时堆土和裸露开挖坡面将产生大量水土流失。新建临沧开关站地势平坦,场平时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临时堆土流失。扩建墨江变电站全部进行挖方,并有4.28万m3的弃渣,在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大量水土流失。德宏变电站的站外工程主要为900m的站外排水沟和3300m的进站道路;临沧开关站的站外工程主要是站外排水沟1000m,新建进站道路2500km。站外排水沟在开挖时,临时堆土如不进行有效防治,将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进站道路在建设过程形成较大面积的裸露面,是水土流失的策源地。输电线路主要由铁塔和输电线组成,水土流失似乎只产生于塔基施工,其实不然,铁塔基础、主塔和电线架设需要大量的临时用地,主要有塔基的施工临时用地、材料站、临时道路、人抬道路和牵张场。塔基施工临时占地、牵张场除对原地貌植被占压损坏外,由于场地不平,还需进行平整、动土而直接产生水土流失。线路所经地段大部分为山区,交通极为不便,局部路段需新修施工便道运输材料,但大部分塔基远离公路而施工便道在山上,构件和建材必须借用人力才能到位,沿线就形成了一条条人抬道路。施工便道开挖回填必将产生水土流失,人抬道路主要是对道路区植被进行践踏或砍伐而破坏水土保持设施,诱发或加剧水土流失。材料站多租用民房、院落,一般不产生水土流失。线路工程除施工时的水土流失外,在线路走廊区由于导线的净空要求,需要砍伐少量的高大乔木,局部山体尖峰开挖以及居民拆迁安置。砍伐树木破坏水保设施间接产生水土流失;尖峰开挖直接产生水土流失。本工程这类活动很少,在选线时基本都已避开。由于沿线人口密度较大,不可避免地发生拆迁安置,本工程线路沿线拆迁安置面积达3.11hm2。根据我国现行政策,居民安置将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其水土流失防治纳入安置活动。但线路工程却不同于其他建设工程,其拆迁区一般不被主体工程占用而闲置,拆迁后形成残垣断壁和院落(一般位于较高的山坡上)经风吹雨淋而直接产生水土流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针对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方法是。
工程措施:包括土地整治工程、挡渣工程、护坡工程、防洪排导工程。
土地整治工程:输变电项目土地整治工程是对扰动地表进行迹地恢复时采取的一种平整和覆土措施,植草、种树绿化则覆土0.3m,并在四周修建防洪排水设施。
拦渣工程:输变电项目拦渣工程主要采用拦渣墙;挡渣墙采用水泥砂浆块石砌筑;墙址及走向沿弃土、石渣坡脚或相对较高的坡面布置,长度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
护坡工程:对于边坡小于1:1.5的土质或沙质坡面,采取植物护坡工程;堆置物或山体不稳定处形成的高陡边坡或坡脚遭受水流淘刷的应采用工程护坡;对条件复杂的不稳定边坡,应采用综合护坡工程;其中工程护坡主要包括干砌石护坡、浆砌石护坡和混凝土护坡三种形式。
防洪排导工程:包括截洪沟、排水沟、排水孔;对于边坡坡高超过2m或虽不超过2m但上坡方向积水面积较大的基面,均应在基面上坡依山势设置排水沟,沟底保持一定的排水坡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土地整治工程,为开发利用创造条件。整治后的土地利用方向可以为土地恢复、农业利用、林业和牧业利用及水面利用等。本发明的拦渣工程避免截断沟谷和水流,若无法避免应修建排水建筑物。本发明的防洪排导工程防止山坡侧汇水面的雨水、地表水和洪水等对损坏地表或弃渣等的冲刷,以保护基面的挖方边坡和基础保护范围外临空面的土体稳定,防止产生水土流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方法是。
工程措施:包括土地整治工程、挡渣工程、护坡工程、防洪排导工程。
土地整治工程:输变电项目土地整治工程是对扰动地表进行迹地恢复时采取的一种平整和覆土措施,植草、种树绿化则覆土0.3m,并在四周修建防洪排水设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忠久,未经李忠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64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