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气罐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5406.1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1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董东生;杜娥;马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潮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1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气 | ||
1.一种氧气罐,包括:
储氧容器(1),该储氧容器(1)具有容器壁(11)构成的内部空腔(12),该内部空腔(12)储存氧气;
控制部件(2):该控制部件(2)能够控制储氧容器(1)内部空腔(12)储存的氧气向外部释放,和/或能够控制氧气注入储氧容器(1)的内部空腔(12),包括控制部件氧气入口(21)、控制部件氧气出口(22)和氧气控制阀(23),氧气控制阀(23)位于控制部件氧气入口(21)和控制部件氧气出口(22)之间,并控制二者是否连通及连通程度;
吸氧终端(4):该吸氧终端(4)是将湿化后的氧气向人体传输的部件,包括氧气入口(41)、氧气出口(42)以及二者之间的氧气输送部分(43),氧气入口(41)与湿化后的氧气相连通,氧气出口(42)与人体呼吸系统相连通;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气罐还包括湿化部件(3),该湿化部件(3)由可吸水的湿化本体(31),至少一部分湿化本体(31)为内壁的内部腔隙(32)以及湿化部件壳体(33)组成,湿化本体(31)位于湿化部件壳体(33)内部,湿化部件壳体(33)上设有湿化部件氧气入口(35)和湿化部件氧气出口(36),其中湿化部件氧气入口(35)可直接或通过控制部件(2)与储氧容器(1)内部空腔(12)相连通,储氧容器(1)内部空腔(12)的氧气经湿化部件氧气入口(35)进入内部腔隙(32)内湿化,湿化后的氧气经湿化部件氧气出口(36)流入吸氧终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腔隙(32)分为上部内部腔隙(326)和下部内部腔隙(327)两部分,上部内部腔隙(326)和下部内部腔隙(327)之间设有连通两者的连通孔(7);氧气经湿化部件氧气入口(35)进入内部腔隙(32)后进行氧气湿化,然后由连通孔(7)进入上部内部腔隙(326)进行氧气湿化,最后经湿化部件氧气出口(36)流入吸氧终端(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水的湿化本体(31)为海绵(311)、无纺布(312)、水凝胶(313)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腔隙(32)为管条状(321)、散片状(322)、放射状(323)、曲折状(324)或迷宫状(325),内部腔隙(32)可设有皱襞样或其他形状的突出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罐还包括氧气流量显示部件(5),用于显示氧气由储氧容器(1)内部空腔(12)向外部释放及释放的程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2)的氧气控制阀(23)包括气体减压阀(231),该气体减压阀(231)调节控制部件氧气出口(22)的氧气压力,使控制部件氧气出口(22)相对于控制部件氧气入口(21)的氧气压力得到减缓并稳定到预设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部件(3)与储氧容器(1)或控制部件(2)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卡扣连接(351)、快插接头连接(353)、弹性材料过盈配合连接(35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部件(3)或吸氧终端(4)上设有安全阀(6),当氧气压力超过湿化部件(3)或吸氧终端(4)所设定耐压阈值时,安全阀(6)自动弹起泄压或同时发出警报,氧气压力恢复正常后,安全阀(6)自动恢复原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氧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阀(6)包括安全阀套(61)和通孔(62),其中安全阀套(61)由弹性材料制成,在湿化部件(3)或吸氧终端(4)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62),安全阀套(61)密封套设于通孔(62)的外部,泄压时高压氧气撑开通孔(62)外部套设的安全阀套(61),自动泄压并发出警报声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部件(3)的湿化部件氧气入口(35)和/或湿化部件氧气出口(36)上设有密封隔膜(34),保持湿化部件(3)的可吸水湿化本体(31)湿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氧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部件(3)与控制部件(2)、吸氧终端(4)预先连接为一体,并保持湿化部件氧气入口(35)和/或湿化部件氧气出口(36)上的密封隔膜(34)不破损,湿化部件(3)的可吸水湿化本体(31)湿润,使用时刺破密封隔膜(34),氧气与湿化部件(3)的内部腔隙(32)连通并完成湿化,从吸氧终端(4)的氧气出口(42)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潮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潮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54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限速控制方法及车辆限速控制系统
- 下一篇:差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