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频紧急广播快速响应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4950.4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2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万欣;刘晋;刘昌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威士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H20/59 | 分类号: | H04H20/59;H04H60/35;H04H60/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频 紧急 广播 快速 响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频广播系统的传输接收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紧急广播系统中通过调频广播数据系统(RDS)快速搜索响应调频紧急广播消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紧急广播系统中,广播接收设备需要实时监测广播节目中是否包含紧急消息。调频广播系统中,紧急消息相关标志等节目信息通过调频广播数据系统(RDS)传送,供接收设备监测。
RDS使用57K的调频副载波通道,采用抑制副载波调频(或称2相相移键控)方式转送数据信息,其传输信息的速率约为1.2kbit/s。目前RDS中定义了12种组型用于传输文本、图像和节目信息等数字内容,其中使用1A和9A组型用于发布紧急信息。1A组型模块3的变量7是用于标识传输过程中的紧急信息,接收机可通过是否接收到该变量判断是否有紧急信息发布,并根据其携带频道信息自动切换到相应节目频道;9A组型用于携带紧急消息内容。根据RDS标准建议,1A组型每秒发送重复率约为10%,无紧急消息时,发送携带其他变量的1A组型,用于其他业务应用。携带变量7的1A组型和携带紧急消息内容的9A组型仅在紧急事件发生时发送。因此在该方式下,要求接收机调谐到发送紧急消息的节目频点或不断轮询频段内所有节目频点才能接收响应紧急消息。
目前RDS标准紧急广播机制会带来如下问题:第一,现有RDS系统中1A组型的每秒重复率较低,1A组型每秒发送不到1次,影响接收机快速响应紧急消息。如果出现接收误码,则意味着接收机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响应。第二,由于我国调频电台众多,并且RDS并不是强制标准,所以不能保证所有电台节目都能通过RDS传输紧急消息。一般来说,一个区域内有部分电台能提供紧急广播功能。如果用户正在收听不具备紧急广播能力的调频节目,那么会造成接收不到紧急消息。第三,如果采用动态轮询监测紧急消息,接收设备响应紧急消息时间取决于轮询速率和1A组型发送速率。同时在非紧急状态时,电波中无任何关于紧急消息的信息,接收机始终处于轮询状态,无法正常接收固定频点节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频紧急广播快速响应方法。本发明提高了接收设备响应紧急消息的速度,不需要对现有调频系统进行较大改动,同时兼容原有调频发射和接收装置。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在现有RDS标准组型的基础上,使用紧急广播节目识别和紧急广播公告识别标志表示调频节目紧急状态,使用0A组型(基本调谐和开关信息)承载上述标志,其取值范围为频率替换表保留数值部分,并提出使用双调谐模块接收机接收紧急消息的方法。
关于本发明的优势与方法可通过下面的发明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修改后的调频广播数据系统的0A组型;
图2是双调谐模块接收机基本结构;
图3是双调谐模块接收机响应紧急消息工作机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方法使用调频广播数据系统的0A组型传送紧急消息相关标识。根据RDS标准,0A组型每秒发送重复率约为40%,在所有组型中重复率最高,远大于1A组型,缩短了接收机接收到紧急消息标识时间。
本方法定义了2个标志,分别是紧急广播节目识别和紧急广播公告识别标志。紧急广播节目识别指明当前节目是否支持紧急广播,是否会发布紧急消息;紧急广播公告识别指明发射台是否正在发布紧急消息。具体定义见表1和表2。
表1紧急广播节目识别定义
表2紧急广播公告识别定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威士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威士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49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防手足口病的擦巾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家居内墙装饰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