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苯装置多功能抗氧剂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4707.2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4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宽胜;刘志远;何宏晓;高志礼;王秀芬;刘志兴;宋家宁;张丽欣;史正光;姜宇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斯伯乐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15/04 | 分类号: | C07C15/04;C07C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装置 多功能 抗氧剂 制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苯装置的超强多功能抗氧剂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制苯装置是以乙烯装置的副产品裂解汽油为原料,生产纯苯为主产品,同时副产多种石油化工产品,如C5、C9、甲苯、C8等产品。
在上述生产过程中,由于裂解汽油中含有大量的活泼C5双烯烃(环戊二烯、戊二烯、异戊二烯等)非常容易发生自由基聚合,生成结垢物胶质,堵塞管道、泵和塔等设备,尤其是在有氧存在的情况下,其反应更加容易进行,而胶质含量的增加,既容易造成催化剂表面结焦,影响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当胶质高时会造成C7、C8产品不能送炼厂混兑汽油,从而影响汽油产量。特别是脱戊烷塔运行周期较短,每年都需进行切换检修。并且塔的回流罐循环泵、产品外送线泵、以及产品外送管线经常发生堵塞现象,这已成为目前影响制苯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的一大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苯装置的超强多功能抗氧剂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采用酚类和胺类化合物进行复配,形成一种复合型的超强多功能抗氧剂,从而有效地延长制苯装置的运行时间,提高苯的产量和质量,使制苯装置的生产过程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发明要点: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制苯装置的高效抗氧剂,有效成分包含A组分、B组分以及有机溶剂,其特征是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0.1~10:1,最好为0.8~2:1,其中A组分为酚类化合物,可选自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4-羟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中的一种;B组分为胺类化合物,可以选自N, Nˊ-二苯基乙二胺、N, Nˊ-二苯基丙二胺和N, Nˊ-二邻甲苯基乙二胺中的一种。有机溶剂为C5~C10的烃类,其用量没有严格要求,使A、B两组分完全溶解并具有合适的粘度,最好使上述抗氧剂的运动粘度在40℃时保持在≤5mm2/s的范围为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苯装置的多功能抗氧剂的使用方法,将本发明的抗氧剂以不低于1ppm的质量浓度添加入脱戊烷塔进料线裂解汽油中。
本发明是在对引发活泼C5双烯烃聚合产生原因和活泼C5双烯烃聚合机理的研究基础上得到的,研究表明引发活泼C5双烯烃聚合的因素有氧、过氧化物、金属杂质、高温等,活泼C5双烯烃聚合遵循自由基聚合机理。
活泼C5双烯烃在较高的温度或接触金属会催化生成自由基,并通过两种方式加速聚合反应进程。如果有过氧化物的存在,自由基和单体反应生成过氧自由基,过氧自由基将会进一步与双烯烃反应生成更多的自由基。而一旦产生了自由基,就会发生聚合反应,自由基浓度越高,聚合反应的速度就越快。本发明的抗氧剂含有金属钝化成分,可以和金属离子螯合生成稳定的络合物,抑制金属离子引发自由基生成;还含有清净分散成分,该成分能吸附在上游物料中已经形成的细小聚合物表面上形成保护膜,阻止聚合反应继续发生;最重要的是本发明抗氧剂中含的抗氧阻聚成分耐高温,可以充分捕捉过氧自由基,从而有效地抑制活泼C5双烯烃聚合。本发明抗氧剂中两类组分间协同效应明显,对后续产品没有任何不良影响,而且本发明的抗氧剂还具有成本低的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10:
在不断搅拌下,以质量计,在市售2#溶剂(为商品排号,主要成份为C5~C10的烃类)中分别加入表1中所示的A组分、B组分,使其混合均匀,即制得本发明的多功能抗氧剂。
表1:实施例1~10抗氧剂的组分及配比(表中数据均为质量份数)
实施例11:
把例1之抗氧剂按500ppm加入到评价原料中(评价原料是工业上实际制苯装置的裂解汽油物料,其质量组成为:33.11%的苯、31.09%的C5+ C6以下、15.98%的甲苯、4.45%的C6+C9非芳烃和2.41%的双环戊二烯等),在温度为95℃、压力为2.5Mpa条件下,经过12小时后,按照GB/T 509-88标准测定胶质含量为1.1mg/100ml。
实施例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斯伯乐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斯伯乐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47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牡丹籽油香皂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电磁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