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传热的LED管形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4014.3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3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项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阳光照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V19/00;F21V17/1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2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传热 led 管形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光源,尤其是涉及一种液体传热的LED管形灯。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光源作为一种新型节能型光源,因其具有高光效、高显色性、低功耗、长寿命等特点,所以越来越多场合采用LED光源代替传统的光源进行照明。
众所周知,LED光源与传统的光源一样,在工作期间会产生热量,LED光源在外加能量作用下,电子和空穴的辐射复合而发生的电致作用将30~35%的能量转化为光能,而非辐射复合发生的点阵振动将其余的65~70%的能量转化为热能。而LED灯珠是对温度很敏感的发光件,在工作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其才能获得高的可靠的光学指标,才能满足通常照明的使用要求,因此通常需要对LED光源进行散热。
传统的直管LED灯散热基本采用铝型材方式,但由于散热面积受到限制,如果为了保证亮度需要加大整灯功率和光通量,则会发热严重以及消耗大量能量,因此很难提高整灯功率和光通量;另一方面,传统的直管LED灯由于LED灯珠是焊接在同一块铝基线路板上,LED灯珠与铝基线路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因此LED灯珠的发光角度受到限制,整灯上方会出现暗区,即便是加上滤光灯罩,其发光角度最大也只能为180°左右,而且照度分布也十分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无暗区,且散热性能好的液体传热的LED管形灯。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体传热的LED管形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形密封罩体、沿轴向设置于所述的管形密封罩体内的光引挚模组和多个光引挚模组固定卡环、套设于所述的光引挚模组固定卡环内的中空密封管,所述的管形密封罩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灯头,所述的光引挚模组固定于多个所述的光引挚模组固定卡环上,所述的光引挚模组与所述的管形密封罩体之间的空隙构成一个密封的液体循环散热通道,所述的液体循环散热通道内充装有高导热性液体,所述的光引挚模组通过导电线与所述的灯头电连接,所述的导电线置放于所述的中空密封管内。
所述的光引挚模组主要由至少三片金属基板及分别设置于每片所述的金属基板上的多颗LED灯珠组成,多个所述的光引挚模组固定卡环沿所述的管形密封罩体的轴向均匀排布,所述的光引挚模组固定卡环主要由环本体及至少三个沿所述的环本体的周向均匀设置的凸台组成,所述的凸台的轴向两侧端分别设置有轴向卡槽,所述的金属基板通过所述的金属基板的轴向侧端与所述的轴向卡槽的配合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的凸台之间。
每片所述的金属基板上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的LED灯珠的保护罩。
所述的金属基板为铝基板;所述的保护罩为由聚碳酸酯塑料制成的罩体;所述的中空密封管采用的制作材料为工程塑料;每片所述的金属基板上的多颗所述的LED灯珠沿所述的金属基板的轴向均匀排布。
所述的环本体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所述的高导热性液体循环流动的轴向凹槽。
所述的中空密封管主要由互不连通的第一段短管、第二段短管和第三段短管组成,所述的第一段短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的管形密封罩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段短管的第二端通过密封接头与所述的第二段短管的第一端密封连接,所述的第二段短管的第二端通过密封接头与所述的第三段短管的第一端密封连接,所述的第三段短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的管形密封罩体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的导电线通过所述的第一段短管和所述的第三段短管引出所述的管形密封罩体外。
所述的第二段短管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受热膨胀后的所述的高导热性液体循环流动的通孔。
所述的第二段短管内设置有用于缓冲所述的高导热性液体受热膨胀后产生的压力的缓冲管。
所述的缓冲管为硅胶管。
所述的管形密封罩体主要由管形灯罩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的管形灯罩的两端的第一密封头和第二密封头组成,所述的管形灯罩为由磨砂玻璃或雾化后的聚碳酸酯塑料制成的罩体,所述的第一密封头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线引出通孔,所述的第二密封头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线引出通孔,所述的第一密封头的内侧端与所述的第一段短管的第一端密封连接,所述的第一密封头的外侧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的灯头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导电线引出通孔与所述的第一段短管相连通,所述的第二密封头的内侧端与所述的第三段短管的第二端密封连接,所述的第二密封头的外侧端与另一个所述的灯头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导电线引出通孔与所述的第三段短管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阳光照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阳光照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40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