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风采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3449.6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4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建康 |
主分类号: | F24H3/08 | 分类号: | F24H3/08;A01G9/24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王庆德 |
地址: | 26110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风 采暖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温室大棚的热风采暖炉。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利用温室大棚种植瓜果、蔬菜及花卉等。这种温室大棚在春秋季节主要依靠阳光照射升温,夜间在温室大棚的外面铺盖一层草帘保温;而在寒冷的冬季生炉子或火墙升温,来维持棚内温度。在遇到骤冷天气的时候,容易将棚内的种植物冻伤或冻死,而上述采暖升温方式,热效率低,消耗能源多,并且棚内的温度不均匀,空气不流动,容易滋生病虫害,从而导致棚内的种植物产量低、上市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效节能、且能使棚内空气流动、棚内温度均匀的热风采暖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特点的热风采暖炉,其包括炉箱体,炉箱体内装有横向设置的竖隔板,竖隔板将炉箱体内腔自前往后间隔为炉体安装室和热风排放室,炉体安装室内装有炉体,炉体内腔为炉膛、底部设有炉篦、前侧部装有伸出炉箱体前部的燃料进管,炉体前侧壁与炉箱体前侧内壁之间以及炉体左右侧壁与炉箱体内壁之间的空间为进风腔,炉体的左右两侧壁自下而上逐渐向内收拢,炉体的后侧壁以及左右侧壁为由内层壁、外层壁以及上下封堵板组成的空气换热通道,炉体的左侧壁或和右侧壁上设有空气进口,炉体的后侧壁上装有前端与空气换热通道连通、后端伸入至热风排放室的热风出管,炉箱体的顶壁上装有风机,炉箱体的顶壁上还设有与风机的排风管连通的进风口,炉体顶部装有罩住炉膛顶部的集热罩,集热罩上连接有穿出炉箱体的排烟管,热风排放室的侧壁上装有热风排放管。
所述炉体上装有穿过炉膛且前端伸出炉体前侧壁、后端伸入空气换热通道内的多根集热管。
所述多根集热管的纵向剖面呈塔形排布。
所述炉体安装室自下而上装有水平设置的下隔板和上隔板,所述炉体安装在下隔板上,下隔板上设有与炉篦对应的漏灰口,下隔板与炉箱体底壁之间的空间为灰室,上隔板与炉体顶部平齐且前部与炉箱体前侧内壁之间设有透风口,上隔板与炉箱体顶壁内表面之间的空间为进气腔。
所述炉体的纵剖面为梯形。
所述集热罩包括围在炉膛顶部的四边壁和连接在四边壁顶部的平顶壁。
所述排烟管自前往后由连接在集热罩上的连接段、穿过热风排放室的通过段和连接在炉箱体上的排放段组成。
所述通过段由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侧部封板和热风排放室的内侧壁围成,上下连接板自前往后倾斜上伸,侧部封板底部与下连接板侧部连接、顶部连接在热风排放室的顶壁上,上连接板与热风排放室的顶壁之间的空间为换热室,竖隔板上还设有连通换热室和进气腔的循环风口。
内层壁与外层壁之间连接有间隔平行设置的隔风板。
上述结构的热风采暖炉在使用时,通过风机将空气自进风口吹入,空气被吹入时会吸收集热罩上的热量,再经进风腔且自空气进口进入空气换热通道,由于炉体的结构设置,炉体的侧壁以及前后壁会吸收大量的热量,经过空气气流的吹动作用,热量会被吸收至空气中,吸收了大量热量的空气自热风出管进入热风排放室,最后通过热风排放管排出。上述过程中,空气经过集热罩以及炉体侧壁进行大量吸热,并将升温后的空气吹出,这样可直接将大棚内的空气升温,使棚内空气不断流动从而产生对流且温度均匀,并且起到杀菌、消雾的作用,为大棚内的蔬菜植物提供所需要的二氧化碳,有利于棚内种植物的生长,进而保证种植物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使燃料产生的热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以达到节能目的,相应的节约了燃料消耗。
综上,本发明具有高效节能、且能使棚内空气流动且产生对流、棚内温度均匀的优点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剖视的示意图;
图3为沿图1中B-B线剖视的示意图;
图4为沿图1中C-C线剖视的示意图;
图5为沿图1中D-D线剖视的示意图;
图6为沿图2中E-E线剖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建康,未经高建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34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安全带锁紧器疲劳测试设备
- 下一篇:一种诺氟沙星片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