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油电缆塞止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3025.X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7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玲;夏泳;杜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溪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24 | 分类号: | H02G15/2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樊南星 |
地址: | 10076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油电缆辅助结构设计和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充油电缆塞止接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充油电缆塞止接头是大长度、高落差高压充油电缆线路的重要部件。其中,塞止盒内外腔绝缘一般全部要求由工厂预制,以便控制现场安装时间。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充油电缆塞止接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充油电缆塞止接头。
本发明一种充油电缆塞止接头,用于连接充油电缆3;其特征在于:其构成如下:外套管1、电缆室增绕绝缘层2、填充绝缘料4、芯管5、导体连接件6、电极7、外腔增绕绝缘10、外壳11、油嘴13、接地端子14、封铅15;其中:芯管5布置在两段充油电缆3之间且通过导体连接件6分别与两段充油电缆3连接;外壳11布置在两段充油电缆3及其连接件的外部,在外壳11内腔中由内之外还依次设置有外套管1、电极7、外腔增绕绝缘10;在外套管1内侧的两段充油电缆3和导体连接件6连接处还设置有辅助连接件;填充绝缘料4设置在外壳11内腔所有结构件之间的空隙处;油嘴13、接地端子14、封铅15都分别固定设置在外壳11上。
所述充油电缆塞止接头还满足下述要求:
在外套管1内侧的两段充油电缆3和导体连接件6连接处还设置的辅助连接件具体是轴封螺帽8和密封垫圈9,其二者共有2组且分别布置在两段充油电缆3和导体连接件6连接处。
所述外壳11为分体式结构,其中间部分为管式结构,两端分别与外壳端头固定连接,且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垫圈12。
外套管1具体为环氧树脂管,电极7为带有绝缘结构的辅助连接件。
本发明在额定负荷下塞止接头中心导体温升比电缆导体温升低12%以上,载流能力优异。绝缘式外壳可供线路交叉换位。其中,预制型塞止接头的技术性能要求达到甚至超过GB9326和IEC141-1标准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充油电缆塞止接头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充油电缆塞止接头,用于连接充油电缆3;其构成如下:外套管1、电缆室增绕绝缘层2、充油电缆3、填充绝缘料4、芯管5、导体连接件6、电极7、轴封螺帽8、密封垫圈9、外腔增绕绝缘10、外壳11、密封垫圈12、油嘴13、接地端子14、封铅15;其中:芯管5布置在两段充油电缆3之间且通过导体连接件6分别与两段充油电缆3连接;外壳11布置在两段充油电缆3及其连接件的外部,在外壳11内腔中由内之外还依次设置有外套管1、电极7、外腔增绕绝缘10;在外套管1内侧的两段充油电缆3和导体连接件6连接处还设置有辅助连接件;填充绝缘料4设置在外壳11内腔所有结构件之间的空隙处;油嘴13、接地端子14、封铅15都分别固定设置在外壳11上。
所述充油电缆塞止接头还满足下述要求:
在外套管1内侧的两段充油电缆3和导体连接件6连接处还设置的辅助连接件具体是轴封螺帽8和密封垫圈9,其二者共有2组且分别布置在两段充油电缆3和导体连接件6连接处。
所述外壳11为分体式结构,其中间部分为管式结构,两端分别与外壳端头固定连接,且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垫圈12。
外套管1具体为环氧树脂管,电极7为带有绝缘结构的辅助连接件。
本实施例在额定负荷下塞止接头中心导体温升比电缆导体温升低12%以上,载流能力优异。绝缘式外壳可供线路交叉换位。其中,预制型塞止接头的技术性能要求达到甚至超过GB9326和IEC141-1标准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溪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溪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30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变电站综合测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源转接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