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修复装置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3013.7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3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席北斗;白顺果;姜永海;李翔;袁志业;安达;杨昱;张进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10001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下水 硝酸盐 污染 修复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修复装置,主要包括:
一抽水井,该抽水井的井管内安装有抽水泵;
至少一个注水井,该注水井的井管内安装有增压泵,且注水井的井管连接输送碳源的管道;
抽水井和注水井的井管位于水位面以下部分设有井筛;
抽水泵与增压泵之间连接有输水管道;
抽水井和注水井的井管分别安置在各自的带孔的护壁中,井管与护壁中间填充有填充材料而形成可渗透性反应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装置,其中,注水井和抽水井的比例根据污染区域土层渗透系数确定,渗透系数大于等于10-5cm/s时注水井与抽水井为1∶1;渗透系数大于10-7cm/s小于10-5cm/s时注水井与抽水井为2∶1;渗透系数小于等于10-7cm/s时注水井与抽水井为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装置,其中,在抽水井横向附近设有与抽水井同等深度的监测井,以监测水位和水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装置,其中,抽水井顶端、注水井顶端及输水管道均埋设在地面0.5m以下,防止地面活动对该修复装置的破坏,同时在修复过程中减小对地面活动的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修复装置,其中,输水管道为金属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修复装置,其中,抽水井和注水井沿着水流方向或污染羽放射方向设置,抽水井设置在水流的下游,注水井设置在水流的上游。
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修复装置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修复方法,抽水井通过可渗透性反应墙将污染的地下水抽入抽水井内,使污染的地下水经过可渗透性反应墙进行第一次修复,再通过输水管道注入至注水井内经过可渗透性反应墙进行二次修复后渗入含水层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修复方法,其中,抽水井通过抽水泵将地下水抽入抽水井内,注水井通过增压泵将水通过注水井注入含水层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30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