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半钢炼钢干法除尘系统煤气回收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2380.5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2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炼;陈永;王建;戈文荪;曾建华;李龙;蒋龙奎;徐涛;朱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0 | 分类号: | C21C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谭昌驰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炼钢 除尘 系统 煤气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钒转炉干法除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半钢炼钢干法除尘系统的煤气回收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现有的转炉煤气净化与回收系统多采用传统的湿法除尘技术(OG法),自动化控制水平和煤气回收量都较低,净化后的煤气含尘量仍达100mg/m3,回收系统能耗较大,转炉炼钢的吨钢工序能耗为23.6kg标煤。60年代初期,由德国鲁奇公司与德国蒂森钢厂合作开发的转炉一次干法除尘方法,简称LT法,该除尘方法于80年代初开始推广应用;转炉干法除尘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对经过汽化冷却烟道后的高温烟气进行喷水冷却,将烟气温度由900℃~1000℃降低到200℃左右,再采用电除尘器进行处理。转炉干法除尘系统主要包括:汽化冷却烟道、蒸发冷却器(EC)、静电除尘器(EP)、煤气切换站、煤气冷却器(GC)、放散系统、输灰系统等。
在现有技术中,干法除尘工艺吨钢煤气含尘量可以达到10mg/m3,炼钢吨钢工序能耗仅为10kg标煤以下。因此,转炉烟气干法除尘技术被公认为是今后冶金除尘系统的发展方向。
在现有的专利文献中,公开号为CN102344987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披露了一种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公开号为CN101570808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披露了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及其防爆装置;公开号为CN102010928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披露了一种基于干法除尘工艺的转炉氧枪吹炼控制方法;公开号为CN101892343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披露了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公开号为CN101619375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披露了一种顶底复吹转炉防止电除尘泄爆的方法。然而,这些专利申请公开都主要集中阐述了干法除尘系统的使用方法或如何防止煤气泄爆(CO、H2),对于如何提高半钢炼钢干法除尘系统煤气回收量的方法均未公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中的至少一项,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半钢炼钢干法除尘系统煤气回收量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半钢炼钢干法除尘系统煤气回收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监测经除尘后的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氧气的体积浓度,在所述一氧化碳体积浓度不小于33%,且所述氧气体积浓度不大于1%的情况下,收集所述经除尘后的烟气;在转炉吹炼开始20~60s时,下降转炉活动烟罩,以使所述转炉活动烟罩与转炉炉口之间的间距保持在200~350mm之间,并将转炉炉口的微差压控制为5~10mbar;在转炉的装料期间将干法除尘系统的风机的转速控制为1300~1400rpm,在吹炼过程中将所述风机的转速控制为1000~1150rpm,在出钢及溅渣过程中将所述风机的转速控制为1000~1100rpm。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转炉吹炼开始20~40s时,下降转炉活动烟罩,以使所述转炉活动烟罩与转炉炉口之间的间距保持在210~280mm之间,并将转炉炉口的微差压控制为6~8mbar。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转炉的装料期间将干法除尘系统的风机的转速控制为1330~1370rpm,在吹炼过程中将所述风机的转速控制为1050~1100rpm,在出钢及溅渣过程中将所述风机的转速控制为1020~1080rp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能够提高半钢炼钢干法除尘系统煤气回收量(例如,可将半钢炼钢全过程的煤气回收量提高为109~121Nm3),从而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并提高了负能炼钢水平。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提高半钢炼钢干法除尘系统煤气回收量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23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抛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绝热层自适性打磨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