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发式冷却双效冷气机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40889.6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7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莫少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少民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发 冷却 冷气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空气冷却机,具体是提供一种蒸发式冷却双效冷气机。
背景技术
现时普遍的空调机供冷运行时消耗较大的能源,且只是对室内空气的温、湿度及风量作调节,尚存在一个对人体舒适度影响较大的辐射问题未能解决。如何将空调能耗降低,又能更有效的提高舒适度是当今社会重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蒸发式冷却双效冷气机,其室内冷辐射吊顶排管和一次回风循环冷却将室内的总显热由水的直接蒸发潜热所转化,使室内得到了有效的降温而湿度没有增加,冷辐射的效果使人的舒适度得到了提高,相比普遍的机械制冷只需其约1/7的能耗。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蒸发式冷却双效冷气机,包括间接蒸发冷却进风静压箱,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进风静压箱内设置有一次回风风机,间接蒸发冷却进风静压箱上方设置有布水器,下方设置有水盘,所述间接蒸发冷却进风静压箱内的端板之间设置有湿润填料裹管,所述水盘内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通过冷辐射吊顶排管进水管连接室内冷辐射吊顶排管的一端,所述的室内冷辐射吊顶排管的另一端通过冷辐射吊顶排管回水管连接所述的布水器,所述的冷辐射吊顶排管回水管上设置有电动三通阀,所述的电动三通阀通过管路连接冷辐射吊顶排管进水管,并电连接控制器。
布水器上方设置有直接蒸发风机。
水盘一侧连接有补水管,底部设置有排污管。
间接蒸发冷却进风静压箱与水盘之间设置有进风百叶。
间接蒸发冷却进风静压箱的两侧通过风管连接法兰连接所述的端板。
本发明的蒸发式冷却双效冷气机,其机内设置的循环水泵供水至布水器,将水喷酒至湿润填料裹管上,其填料(纱布)吸收了水份,在直接蒸发风机作用下,水份快速蒸发,湿润填料裹管里温度下降(约比大气湿球温度高2℃),同时湿润填料裹管外的水滴不断地蒸发后洒落到水盘,与未受蒸发的水体热交换,使水盘的水体温度下隆(约比大气湿球温度高0.5℃)。湿润填料裹管里和水盘的水体分别以风管和水管接入室内的一次循环回风和冷辐射吊顶排管热交换,形成了空气循环降温和冷辐射降温“双效”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能耗少,约为现时普遍使用的冷气机能耗的1/7。
2、采用冷辐射降温,人体舒适性好。
3、新风量大(换气次数约50次/h),有利于卫生健康,尤其使用于人多的公共场所。
4、运动部件少,可靠性能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蒸发式冷却双效冷气机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C-C向结构剖视图。
图中:1、直接蒸发风机;2、一次回风风机;3、冷辐射吊顶排管回水管;4、湿润填料裹管;5、水盘;6、冷辐射吊顶排管进水管;7、循环水泵;8、布水器;9、间接蒸发冷却进风静压箱;10、补水管;11、排污管;12、风管连接法兰;13、室内冷辐射吊顶排管;14、电动三通阀;15、控制器;16、端板;17、进风百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蒸发式冷却双效冷气机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蒸发式冷却双效冷气机,包括间接蒸发冷却进风静压箱9,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进风静压箱9内设置有一次回风风机2,间接蒸发冷却进风静压箱9上方设置有布水器8,下方设置有水盘5,所述间接蒸发冷却进风静压箱9内的端板16之间设置有湿润填料裹管4,所述水盘内设置有循环水泵7,所述循环水泵7通过冷辐射吊顶排管进水管6连接室内冷辐射吊顶排管13的一端,所述的室内冷辐射吊顶排管13的另一端通过冷辐射吊顶排管回水管3连接所述的布水器8,所述的冷辐射吊顶排管回水管3上设置有电动三通阀14,所述的电动三通阀14通过管路连接冷辐射吊顶排管进水管6,并电连接控制器15。
布水器8上方设置有直接蒸发风机1。
水盘5一侧连接有补水管10,底部设置有排污管11。
间接蒸发冷却进风静压箱9与水盘5之间设置有进风百叶17。
间接蒸发冷却进风静压箱9的两侧通过风管连接法兰12连接所述的端板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少民,未经莫少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08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