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全科医生用多功能医疗诊断与测量仪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39293.4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0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全科医生 多功能 医疗 诊断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全科医生一般是以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的多面手;社区全科医生工作的另一个特点是上门服务,全科医生常以家访的形式上门处理家庭的病人,根据病人的各自不同的情况建立各自的家庭病床和各自的医疗档案。
背景领域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中指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的迫切需要。我国是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提高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健康因素越来越多,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也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新要求。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发挥好全科医生的作用,有利于充分落实预防为主方针,使医疗卫生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
因此随着我国全科医生制度普遍建立,全科医生必须有适合自己工作需要的医疗与诊断仪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全科医生用多功能医疗诊断与测量仪。本发明的目的鉴于全科医生的工作性质、特点与需要,克服现有一般医疗诊断与测量仪器应用在全科医疗方面的缺陷与不足,充分应用近年来生物医学传感器的新技术,微电子新技术与虚拟仪器技术,同时结合微弱信号处理、通用三维图像处理算法以及辅助医疗专家系统。本发明是为我国全科医生制度的实行,提供必要的基本医疗器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全科医生用多功能医疗诊断与测量仪。本发明的组成如图1所示,包括被测量诊断的人0,各种组合式传感器1,信号调理电路2,多路模拟开关3,蓝牙通信(USB)4,数据采集卡5,设备驱动6,面板程序7,应用程序8,虚拟仪器开发平台9,便携式PC10。(PC机可自动生成电子病历与处方11,同时录入病人的健康档案12,全科医生专家辅助医疗系统13。)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1.本发明组合式传感器1的设计,其组成部分如图2所示。这一设计的理念,是根据生物医学传感器类型与生物医学信号类型相结合,同时用FPGA芯片编程实现各传感器的信号调理电路。具体如下:
1)生物电测量组合传感器,完成心血管系统、神经与肌电信号采集,包括:心电信号,脑电信号,肌电信号,还有视网膜、眼与眼震电信号,胃电信号等。
2)声音信号测量组合传感器,完成生理声音的信号采集,包括:心音信号,耳声发射信号,关节音信号,肌音信号,关节音信号,肺音与呼吸音信号等。
3)压强信号测量组合传感器,完成血压信号的采集,包括:血压间接测量信号,动态无创血压测量信号等。
4)阻抗信号测量组合传感器,完成人体成分测量的信号采集,包括:全身阻抗测量信号,分段阻抗测量信号。
5)图像信号采集组合传感器,主要包括的光学传感器:荧光传感器,阻抗成像传感器,超声成像传感器。主要用于耳道、喉咙、鼻腔、眼睛、皮肤、舌苔、肝脏、肾脏等图像信号采集。
2.将生物医学传感器采集的一维信号与图像信号经信号调理电路,多路模拟开关由蓝牙通信(USB接口)PCMCIA总线的虚拟仪器结构连结。
3.便携式PC机内置电子病历与病人健康档案,同时开发具有全科医生门诊特点的辅助专家系统。
本发明有如下优势:
1.本发明是在以通用便携式计算机为核心的硬件平台上,可由全科医生自己设计定义,具有虚拟的操作面板,诊断功能由诊断软件来实现的一种计算机诊断仪系统。全科医生用组合式可重构医疗诊断仪,在满足全科医生使用的前提下,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
2.本发明采用基于PCMCIA总线的虚拟仪器作为仪器的主体结构,PCMCIA总线系统成本低,运行速度快,体积紧凑。本发明同时可以通过高速计算机网络构成复杂的分布式诊断系统,进行远程诊断。此处用于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虚拟仪器代替硬件体系结构的现有诊断仪,还可以降低诊断仪的购买和维护费用。
3.因便携式仪器硬件处理的有精确度不够高的不足,但本发明利用软件来弥补这一不足,例如生理微弱信号处理、三维图像处理等等,这样就可以减少许多随可能漂移,需要校准的分立式模拟硬件,使诊断仪的精度、速度、重复性大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92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