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打击乐器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39175.3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8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森良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0H3/14 | 分类号: | G10H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张洋 |
地址: | 日本静冈县浜松市***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打击乐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打击乐器(electronic percussion instrument),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抑制鼓边传感器(rim sensor)的误检测的电子打击乐器。
背景技术
先前以来,已知有模拟原声(acoustic)的打击乐器的电子打击乐器。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2004-198657号公报中,已知有一种电子打击乐器1,其具备:面皮(head)5、鼓边6、主体部2、传感器框架(sensorframe)4及鼓边敲击传感器(rim shot sensor)31(专利文献1)。面皮5作为打击面而构成。鼓边6(鼓边部)从周围包围面皮5。面皮5及鼓边6以覆盖于体部2(主体部的一部分)的方式而配置。传感器框架4(主体部的一部分)形成为容器状,在由体部2及鼓边6夹着的状态下受到支撑。鼓边敲击传感器31(鼓边传感器)被直接贴附于传感器框架4。在该专利文献1中,当鼓边6受到打击时,利用鼓边敲击传感器31来检测从鼓边6传递至传感器框架4的振动。进而,生成基于该检测信号而受到控制的音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198657号公报(图4等)
但是,在上述的以往的电子打击乐器1中,传感器框架4的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受到来自扬声器(speaker)的播放等的外部声音(振动)的影响。因此,即使在鼓边6未受到打击的情况下,外部的声音仍会在空气中传播而传递至传感器框架4。由此,传感器框架4发生共振而振动,从而存在该传感器框架4的振动被鼓边敲击传感器31误检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打击乐器,能够抑制鼓边传感器的误检测。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打击乐器,包括:筒状的主体部,在上表面侧进行开口;面皮,张设在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侧;圆环状的鼓边,对所述面皮赋予张力,且固接于所述主体部;鼓边传感器,检测出所述鼓边受到打击;以及面皮传感器,检测出所述面皮受到打击;所述电子打击乐器还包括:板状的托板,安装有所述鼓边传感器;以及弹性构件,配置在所述托板及所述主体部之间,并且所述弹性构件包含弹性材料,所述托板通过所述弹性构件而弹性支撑于所述主体部。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电子打击乐器,具有以下的效果。在托板(plate)与主体部之间配置:包含弹性材料的弹性构件。进而,在相对于主体部而受到弹性支撑的托板上,安装着鼓边传感器。
据此,由于外部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并传递至主体部而产生的主体部的振动是:通过设在主体部与托板之间的弹性构件而得到缓冲。因而,能够减轻伴随外部声音的主体部的振动传递至托板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该振动被鼓边传感器误检测。
而且,托板相对于主体部而受到弹性支撑,从而成为托板可自由振动的状态。因而,当打击鼓边部时,通过伴随对该鼓边部的打击而引起的电子打击乐器整体的冲击,托板的振动得到放大,另一方面,能够抑制主体部等其他构件的振动传递至托板,所述本体部等其他构件的振动是:因伴随对鼓边部的打击而引起的电子打击乐器整体的冲击所造成。由此,能够从鼓边传感器获得:与对鼓边部的打击力相应的稳定的输出。
这样,通过在安装有鼓边传感器的托板与主体部之间设置弹性构件,能够抑制鼓边传感器误检测了:伴随外部声音引起的主体部的振动。进而,能够由鼓边传感器来确实地检测出:伴随对鼓边部的打击而引起的对电子打击乐器整体的振动。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电子打击乐器,除了技术方案1所述的电子打击乐器起到的效果以外,还有以下的效果。缓冲物的一端侧被安装于传感器连结部(即第1托板41),并且缓冲物的另一端侧被压接于面皮。因而,能够通过缓冲物,来使因外部的声音传播并传递至主体部(本体部20是主体部的一部分,框架30是主体部的一部分,即所述主体部包含:本体部20与框架30)而产生的传感器连结部的振动得到衰减。进而,托板(即第2托板44)通过弹性构件而弹性支撑于传感器连结部。因而,能够通过弹性构件,来使经缓冲物减轻的传感器连结部的振动进一步衰减。即,能够减轻该振动传递至托板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因外部声音传播而产生的主体部的共振引起的振动被鼓边传感器误检测。
进而,传感器连结部固接于主体部。因而,能够降低鼓边部受到打击时的传感器连结部相对于面皮的相对位移。由此,能够减小位于传感器连结部与面皮之间的缓冲物的弹性变形,相应地,能够抑制该缓冲物的弹性变形被面皮传感器检测到。其结果是,能够抑制鼓边部受到打击时的面皮传感器的误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兰株式会社,未经罗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91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