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润滑耐磨注塑级尼龙66及其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8464.1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8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创聚合物(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K13/06;C08K9/00;C08K3/04;B29B7/28;B29B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 耐磨 注塑 尼龙 66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润滑耐磨注塑级尼龙66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尼龙66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几种工程塑料之一,广泛用于制作各种机械、汽车、化工、电子和电气装置的零部件,他的熔点较高,具有很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磨性以及自润滑性,特别适于高强度或耐磨制件,这些综合特点是其他塑料所不具备的。但是目前社会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新产品新发明大量涌出,对于像涉及要求能有效大幅降低摩擦系数,同时原材料自身耐磨性较强的零部件,普通尼龙66的诸多优点让设计人员很青睐,但上述缺点却又很让人头疼。目前市场上所提供的具有上述功能的原材料,或者是尼龙12这一类价格昂贵的,或者是添加聚四氟乙烯这样的昂贵的添加剂材料,同样导致材料成本高昂,这样,还要求原材料相对的原材料和生产成本较低。因此,展开了对尼龙66进行复合改性的研究。而目前欧洲/日本等等发达国家出于种种原因,掀起了对外国进口产品种种限制,设立了一系列的壁垒,其中对电子电器产品的材质无卤要求,就是其中之一。同时,由于较多脱模剂中含有多环芳氰,这也是目前诸多环保要求中严格限制的成分,为了确保安全,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原材料本身容易脱模,不需要用到脱模剂,本技术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难题而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绿色环保且具有优良的自润滑性以及耐磨性的自润滑耐磨注塑级石墨填充尼龙66原料。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的一种自润滑耐磨注塑级石墨填充尼龙66,是由以下成分按重量比组成,尼龙66:49.5-90%,石墨粉:1-35%;抗氧化剂:0.3-1.5%;热稳定剂:0.1-3.0%;偶联剂:0.1-2.8%;高分子量硅油:0.1-3.0%;其他助剂:0.3-5.5%。
本发明所述的自润滑耐磨注塑级石墨填充尼龙66生产流程是:先将石墨粉料与偶联剂按比例在50度左右条件下混合十分钟后再自然放置6小时,尼龙66烘干后与高分子量硅油在混料机中混合10分钟,然后与抗氧化剂、热稳定剂以及其他助剂按照比例称量后在混料机中低速混合10分钟,再经积木式平行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在中等强度剪切的螺杆组合情况下抽真空匀速混炼挤出,水冷拉条切粒经过筛分脱水制得自润滑耐磨注塑级石墨填充尼龙66材料。
本发明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自润滑耐磨注塑级石墨填充尼龙66及其制作工艺,环保无卤,在保持原有填充尼龙66的综合性能的基础上,还具备有较好的自润滑性以及耐磨性,同时在注塑或挤出成品时能自行脱模,不需要用到脱模剂,原辅材料和生产设备均采用国产,生产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大大降低,这样很好的提高了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所述的自润滑耐磨注塑级石墨填充尼龙66原料的最佳实施例,并不因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自润滑耐磨注塑级石墨填充尼龙66,由以下成分按重量比组成,尼龙66:69.4%;高分子量硅油:2.4%;导电石墨粉料:25%,抗氧化剂:1.0%;热稳定剂:1.2%;硅烷偶联剂:0.5%;其他助剂:0.5%;
先将导电石墨粉料与硅烷偶联剂按比例在50度左右条件下混合十分钟后再自然放置6小时,尼龙66用85度烘干三小时后与高分子量硅油在混料机中混合10分钟,然后与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其他助剂按照比例称量后在混料机中低速混合10分钟,混料机采用低速混合,搅拌叶应与筒壁间隙小于0.5厘米,原辅料混合效果应目视各种粒子和粉末基本均匀,没有明显团块或集聚;双螺杆挤出机使用40长径比,中等强度剪切,抽取真空,螺杆保持匀速低转速;采用水冷拉条切粒方式,经过筛分脱水即制得自润滑耐磨注塑级石墨填充尼龙66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创聚合物(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科创聚合物(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84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分式达林顿型发射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续时间Sigma-Delta调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