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椅式翻身接便病床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6997.6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4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文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宜平 |
主分类号: | A61G7/02 | 分类号: | A61G7/02;A61G7/16;A61G7/0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6300 江西省宜春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椅 翻身 病床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轮椅式翻身接便病床。
二、背景技术
近年,少见的医用翻身床逐渐多了起来,其中邦恩可翻身护理床(201120235204.5)和C02多功能护理床(200820077738.8)是当前中低市场中性价比较高,实用性较强的翻身病床,前者的床板采用三片式,通过将中间板与铰接的任意一边板的向上拱起实现左右翻身,后者床板采用二片式,呈V形,通过摇把将其中一片板顶起实现翻身,二者均有翻身功能,也设有便盆,但均为断续式翻身,若能低速循环往返地翻侧岂不更显贴心护理,关键是未能解决瘫痪病人半夜中的失禁问题,原因是没能设计出能适合不同患者体形的栏板和处理翻身后患者身体下滑的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当患者在翻身过程中因对不准便溺口而造成大小便的溺漏,这时虽有便盆也如同虚设,由于这些床在设计上对垫被的极难处理,翻侧退回时很难恢复原状,缺口的存在也使盖被无法起到保暖作用,翻板太短,腿部以下并未托住,长久反复也易造成伤害。本发明的目的是用最经济最简易的方法实现多功能,精准解决了任何状态下的接大小便问题以及上述缺陷。
三、发明内容
一种轮椅式翻身接便病床,主要由脚架、可转动的床架、活动床板和旋转式座便框四部份组成,其开拓性创新发明主要有五点:
1、精确对准便溺口,侧翻时保证身体不下滑:设计成整个床架能平稳、低速、循环地翻侧,取消栏杆,由侧板担当,由于侧板较窄,放手处设计块活动板,侧翻时可移入凹陷的勾形框板中,以便放入较宽的手臂,而平放或座靠时则与床板同平。侧翻中利用轴心及同圆的半经相等原理、利用可折翻侧板上的弧形导板和脚架上的定位轮来保待不管床翻至任何角度都保待相等,通过螺杆上的碰轮及侧板下方的碰板将侧板上的伸缩板推向患者身体,并锁定各种患者的体形尺寸,且在弧形导板的尾端加些尺寸,以抵消人体肌肉在侧身后的下压厚度,从而起到有效防止下滑的作用。
2、病床收缩成轮椅:主要通过左右侧板中的勾形框板、活动板、座板侧板框和腿板侧板框的设计,特别是槽式双向折翻(4)结构和H形折翻(10)结构的巧妙设计,虽简单又合理,轻松解决了侧板的较为困难的双向折翻问题,加之腿板和脚板间有定位撑杆的自动控制,不设锁死机关也能轻松转换和定格于轮椅及病床所需的二种角度,若碰上肥胖的患者,并不需要将侧板翻折上才可躺靠,宽敞更适合休息,这时只要放下腿脚板既可变成躺靠椅了。
3、设计种旋转式座便框:旋转式座便框的上面和侧面分别是座便器和座便器盖板,通过轴心轮放搁在移动框上,由于移动框(44)上方的板沿是倒八字状导边,有组对称的斜边,推动移动框可实现旋转式座便框的上升或下降。座便器很宽,供整个屁股座在座便器上,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在座垫上挖个洞口的方法,移动框两侧设有碰板,当移动框推移时可同时将旋转式座便框推动翻转。
4、简单有效的定位撑杆设计:其结构由丫型杆、短摆杆、撑杆组成,丫型杆中间的销轴的孔销接在腿板所伸延出的铁板轴孔上,并同时串着短摆杆,下端设有一挡管,丫尖的一端的滑轮安放在脚板的滑槽内,短摆杆的另一端销接在撑杆上,而撑杆的另一端轴孔销接在床框下方的半圆形导板内向的一轴孔上。
5、实现整个床架的平稳、低速地循环翻侧:床架下的二块半圆形导板放在脚架的四个滑轮上,通过电机及减速齿轮组,实现护理规范所要求的每小时翻身次数,也可高速侧翻。当左翻身时,由于左侧板的弧形导板碰在左定位轮上,这时的左侧板已翻到90度,而右侧板并没碰到右定位轮,还和床板直线,所以这时的床板从断面看呈L形;当右翻身时,由于右侧板的弧形导板碰在右定位轮上,这时的右侧板已翻到90度,而左侧板并没碰到左定位轮,还和床板直线,所以这时的床板也呈L形。若为了适合植物病人可将两边的侧板同时翻上90度,这时不需要碰定位轮了,床同样平稳进行左右翻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宜平,未经文宜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69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压装置
- 下一篇:传感眼动的方法、柔性接触体、外置传感线圈及系统